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黑虎97的新书杨家将新传 > 第5章 收杨继业(一)
    赵匡胤一世英名,在位不足二十年,死时还不到五十岁,且死得有点怪异,有点不明不白,留下了悬案,至今成迷。

    却说赵光义接了大哥赵匡胤的班,当上了皇帝,史称宋太宗,改元太平兴国,还改了名字,叫做赵炅。大赦天下,文武百官前来朝贺。尊王皇后为开宝皇后,迁西宫居住;封弟赵光美为齐王;封德昭(赵匡胤儿子)为武功郡王,封赵匡胤另一儿子德芳为山南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封八王爷为殿前都虞侯指挥使。文武百官,各升一级,皆大欢喜了。

    这赵光义一当上皇帝,得拿出点样子给天下人看一看,我不是吃素的,有点能耐的,得表现一番,得让人口服心服啊。当然,这些都是心里话,是不能作为出兵口号来喊的。那么,出兵,得找个靠谱的理由,出兵才师出有名嘛。口号就是:此次出兵,乃是宋太祖的两大遗言之一,解放北汉,救民于水火。

    于是,准备向北汉发起全面进攻,务必一举荡平北汉,只有一点要注意,杨继业父子几个人不能伤了性命,得活捉了,我有大用处呢。命令潘美为北路统兵元帅,率兵十万,统领崔俊彦、李汉琼、刘遇春等,党进为先锋;又命令郭进率兵五万,前往白马岭,以挡辽兵,恐怕辽国要出兵支援嘛。赵光义御驾亲征,统领大部队负责全盘运作,浩浩荡荡向太原进发。

    探马早把北宋出兵的消息报告给了大辽的皇帝。这时的辽国皇帝太宗体弱多病,凡军国大事都由萧太后主持。

    萧太后召集大臣开会,问:“北宋为什么会突然对北汉发动全面进攻,吃错药吗?众位臣工发表一下意见吧”。

    大臣马长寿等认为,这宋太宗刚刚上位,急于立功立威,想拿北汉开刀,讨个彩头。萧太后哈哈大笑:“他不把北汉放在眼里,也不把我大辽放在眼里吗?他不知道辽和北汉是一家吗?想动北汉,得看我大辽答应不答应!”

    这萧太后乃女中豪杰,辽太宗把军国大事托咐给了母亲,就是要把辽国和北汉的事负责到底。也不等那北汉来使催出兵的事了。点兵二十万,命令南府宰相耶律沙为元帅,冀王敌烈为监军,向太原进发来救北汉,辽太宗和萧太后亲自出马,北汉王也率兵来遇,成拱角之势,分别屯兵绛阳和柳都,共同对付北宋大军。

    宋太宗站在前线大帐中,仔细研究起北汉军事地图来。这辽国来得急,兵强马壮,有点难吞得下,柿子专拣软的捏嘛,那就从北汉下手得了。另据线报,这北汉的杨继业此时正生大病卧床不起,谅这北汉王也没甚大将可用了,先灭了这北汉,回头再收拾那辽国不迟。

    于是,命令潘美统兵十万,务必将那太原城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围而不打,待总攻开始了再动手。命令石守信等将统兵五千,埋伏在太行山下东侧,断掉北汉王逃往太行山的退路;令李汉琼刘遇春领兵五千,伏于阴丘,专等北汉王败退到来,冲出去拦住,歼灭之,万不可让那北汉王逃到辽国大营,那就前功尽弃了;又命令王全斌等率兵五万,直揭北汉王大营,中心开花,全歼该敌。曹彬率兵二万,负责接应;先锋党进李继勋等率铁骑二万,监视那辽国动向,必要时可以出手。

    北汉王刘继恩,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在那帐内走出走进,转圈圈呢。着急上火啊。探马来报,北宋兵分三路直捣我大营,想一口吃了我。可惜杨继业不在,该如何是好,莫不是我北汉气数已尽?天要亡我北汉啊。言罢,眼泪都流出来了。

    此时,丞相郭无为站了出来,高声说道:“我主不用担心,杨业不在,还有我在,谅那北宋兵马也没有多少能耐,他们这是远道而来,我兵马只需以逸待劳,埋下伏兵,便可以一举歼灭之。”

    那北汉王刘继恩也只好如此这般了。于是,丞相郭无为兵分三路前去埋伏,挖好战壕,准备好充足的弹药,静等北宋兵的到来。

    哪里挡得住这如狼似虎的北宋大军,这郭无为的三路人马很快就烟消云散,大败而溃了。北汉王只好率兵突围而出,太行山打游击去,又被北宋的伏兵大杀一阵,走太原,那潘美早把太原围了个水泄不通,只有投奔大辽这条路了。又累又渴,急急忙忙如丧家之犬,慌不择路,逃命要紧啊。正走间,忽然前面又杀出一路北宋伏兵,大叫要砍北汉王的脑袋。看来,这条命今天得搁在这儿了,罢了,想我堂堂一国之君,宁可站着生,决不会跪着死,要我投降,做梦去吧。拔出宝剑,就要抹脖子。

    忽然,斜刺里冲出来一队人马,白令旗迎风招展,帅字旗中间坐着一位巾帼女英雄,此女非别人,乃是杨继业的老婆折赛花,浑名叫做折令婆。一杆方天画戟闪闪亮,座下乌龙马,头戴金盔,铠甲紧身。正是:婵娟娇娘出阁来,木兰也得让毫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74_74015/107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