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黑虎97的新书杨家将新传 > 第6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一)
    北汉,刘崇建立的一个北方小国家。国本弱小,与辽国订立盟约,相互支援,有福同享,有难嘛相互帮助。为表诚意,也为江山社稷着想,甘愿当儿皇帝,叫辽国皇帝一声爸爸,叫声甜又甜;有什么好东西嘛,送去给辽国皇帝品尝,金银布匹锦绣那是少不了的。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江山社稷的千年万古,别说叫爸爸,叫爷爷都行。

    在风雨飘摇中,有硝烟弥漫的漫长岁月里,总算过了一关又一关;总算熬出个样子来了。不曾想,北汉内部出了奸人,趁皇帝刘继恩(废帝)酒醉之际下手,把个好端端的皇帝给杀害了。幸得丞相郭无为为人正直,率领亲兵诛杀奸臣,平定叛乱,经商议,共同推举废帝刘继恩的弟弟刘继元(末帝)来接皇帝位,主持国家大政,政局稍有好转。可惜后来丞相郭无为又被另一伙奸臣所害,末帝刘继元内无良相,外只有镇守边关要隘的大将扬继业夫妇等少教将领可用了。

    宋太宗赵光义(赵炅),找准时机,趁热打铁,一举攻下了北汉首都晋阳(在今山西太原附近,俗称老城)。北汉王刘继元投降了,本来有辽国帮忙的,辽兵被北宋击败,趁势灭了北汉。至此,北汉灭亡,从建立到灭亡,只有二十九年,五代十国中的一个北方小国灭亡了,下一个会是谁呢?不好说,历史没有假设,风云变幻,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啊。

    北汉亡了,作为北汉的名将杨继业却誓死不降,还提三个条件,将了宋太宗赵光义一军!不是要我投降吗?那就爽快答应了吧!你敢答应吗?我等着答案呢。

    杨继业提出的这三个投降条件,确实让赵光义犯难了。有些大臣建议,他不降就算了,灭了他,免得他狂傲!丞相赵普则认为人才难得,只要降了,还怕他飞了吗?慢慢劝说,以诚相待,这样的忠义之士会回心转意的嘛。赵光义同意了赵普的建议,那辽国雄居北方,威协巨大,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况且这杨继业多年与辽兵联合作战,熟悉辽国的边防守备和辽军的阵战之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嘛。于是,令秉笔太监写好招降圣旨,即日派出使者上那太行山招降杨继业去了。

    那么,杨继业提出这三个苛刻条件是什么内容呢?

    第一,北汉已投降的部队,要由我来统领,不受北宋的官职,职务由我来安排定夺;

    第二,我统领的部队,只听你宋太宗赵光义一人调遣,也不上殿听候调令,有事派使者来通知就行了;

    第三,行军打仗,斩杀的权利在我,赏罚的权利也在我,宋廷不得干涉。

    本来太宗赵光义十分恼火,口气蛮大的嘛,不听我朝号令,要你何用啊!转念一想,只要你降了,那就由不得你啰,不信走着瞧。

    杨继业收拾下山了,带着队伍来投大宋了。五代十国,这些小国曾经割据一方,称孤道寡,长期混战不已,百姓流离失所,交通不畅,四分五裂,给神州大地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今天总算大都平定了,四海升平,就只剩北方的辽国了,拿下它,神州一统,我大宋江山万万年,四海之内皆来朝贺,功莫大焉!

    说干就干,立即派出潘美为元帅,(此时潘美还在前线),统兵二十万,直捣辽都南京(北平),向辽国发起灭国之战,务要一举荡平,永绝后患!

    那萧太后绝非平庸之辈,早料到那宋太宗会出此一策,趁北汉新灭,我朝兵败之际,趁人之危嘛。萧太后布置守边大将,这一仗,给我狠狠的打,务必要打出我辽国的气势来,煞一煞那赵光义的威风!

    接下来是潘美兵败耶律沙之手,辽兵完虐北宋兵马,潘美狼狈不堪,率残兵败将逃回国内不题。

    拿不下辽国就算了,以后有的是时间嘛。或许这新降的杨业(投宋后改名了),会替我荡平辽国也未可知。

    宋太宗赵光义此时正在考虑另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灭了这么多小国家,投降俘虏的皇帝大臣兵马还不少,该如何处置,如何安抚?处理不好,会出乱子的。总觉得这些当年的皇帝,养尊处优惯了,锦衣玉食,妃子成群,十足的寄生虫!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也许会在某一天,由旧臣一鼓捣,或者妃子的耳边风一吹,振臂一呼,造起反来,则国家危矣。

    宋太宗深感不安,包括杨业都不好办。寝食难安,夜不成寐啊。

    一天,在宋太祖时候就灭掉的南唐后主李煜(937—978),这位翩翩公子,吟诗作画,赏月赏景赏周后的浪漫公子,俘虏过来好多年了,平时安分守己,低声下气,不见有啥异动,最近却传出来一首他新填的词,词是好词,只是…

    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太宗越想越头疼,这还了得,得想出个好办法来,不然恐怕要出什么幺蛾子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74_74015/107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