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雁舟失笑:“老伯你误会了,我自然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觉得这跟想象中有些不一样。”

    老翁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再多解释,“我姓伍,你就叫我伍伯吧。”

    接着他又跟秦雁舟聊了起来。

    “我这店都开了几十年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分店,算是他们的一个驿站吧。什么东西都往我这送,商队经过这里的时候就会把寄存的货物带走。一天天的烦是烦了些,不过每年会给我些银钱。”

    秦雁舟专心听他说着,“原来是这样,我竟没听说过伍伯您这茶铺。”

    “害,来我这的大多数都是过路的行商或者旅人,镇上的人也不怎么来。”

    他看秦雁舟跟乔慕两手空空,又问道:“对了,你怎么没带茶叶来?他们跟我说要花八十文买你一斤茶?真是稀罕。”

    伍伯是有些不太相信的,这小地方还能做出什么好茶吗?毕竟要比做茶的手艺,那肯定还是繁华的地方要更纯熟。

    “是这样的,今日我与夫郎是来卖菜的,以前没来过你这,今日就先来打听一下。”秦雁舟解释道。

    “这样啊。”伍伯捋了捋胡子,“你们家里有多少茶?我得替他们把把关才能收。”

    秦雁舟也明白他毕竟是替人办事,确实要谨慎周到些才好。“您放心吧,我家中现有四百来斤,采的都是最细嫩的一芽一叶。味道品质都是有保障的,明日便可送来让您品鉴一番。”

    这深山里采回来的古树茶和秦父移栽在茶园里的茶虽然都是同一个品种,但是古树茶的滋味底蕴就是要比十几年的茶树要更好。第一批古树茶刚做出来的时候秦雁舟就已经尝过,他对自己的这批茶叶非常有信心。

    “四百多斤?那是挺多的。”伍伯想了想又说:“这样吧,你明日有空的话给我送来吧,既然天鸿茶行的都已经尝过那想必是不错的,我再看看就行。”

    “老伍,再上点热水。”这时旁边几桌的客人喊道。

    “来了来了。”伍伯说着起身。“你们先坐着啊,还想吃点什么跟我说。”

    秦雁舟颔首,“您老忙去吧。”

    伍伯便提着水壶走了。

    既然已经说好了时间,秦雁舟也没耽误,当晚回去就把茶叶全打包好了。四百七十多斤,总共装了满满的六个大袋子。

    这么多茶仅靠他一个人是运不了的,他还是叫上了大田栓子。一辆板车装不下,还推来了大田家的板车。第二日他们就一起把所有茶叶都运到了镇上。

    说来也是巧,今日他们到三里茶铺的时候正遇上了天鸿茶行的商队。这支商队是专门替天鸿茶行到全国各个地方贩茶运货的,他们走得远,有时甚至会到西域,波斯这些地方。四五个月才会途经湘云镇歇上几天。

    商队大概也就十几个人,经伍伯介绍,他们这才知道了秦雁舟几人的来意。

    “我们老板确实交代过这事,不过我得先看看你的茶叶。”一个彪壮的大汉上前对秦雁舟说,看来他应该就是这商队里领头的。

    “这是自然,茶叶都在这了,你们尽管看吧。”秦雁舟指着板车说。

    大田和栓子从板车上扛下一袋茶叶,打开后提到他们面前让他们看。

    伍伯从袋子里抓了一把,“嗯……我看着成色挺好,叶子条形紧锁,也没什么碎叶。”说着他把茶叶递给那领头的,笑道:“你也看看吧老四,应该没让你失望吧?”

    领头接过茶叶闻了闻,转头对伍伯道:“你去提壶热水出来,我泡一壶试试。”

    伍伯道:“诶呀,给我我去泡吧。”

    老四看了他一眼,像是有些嫌弃他泡茶的手艺。“我来。”他淡淡道。

    “得了老伍,你还是让四哥泡吧。”

    “就是啊,你那野泡法不成。”

    坐在旁边休息的几个汉子笑着说,他们也是这商队里的人,每年来来往往的经过这里,对于伍伯他们已经很熟悉了,也了解他平时怎么泡茶,就开起了玩笑。

    “行行行,就你们成。”伍伯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进屋拿出了一套他这路边茶铺平时根本不会用的白玉茶盏。秦雁舟还有些讶异,没想到伍伯还有这么精巧的东西。

    几人坐在了一张大桌子旁,老四摆开茶盏开始沏茶。这人虽看着长相彪壮,却似乎也泡得一手好茶。刮沫,搓茶,摇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虽不似余老板那般文雅,却也是有些真功夫。

    他先给自己倒了一杯,仔细看了看茶汤很清澈,色泽也好,然后就喝了一口。他挑了挑眉,随即评价道:“尚可。”

    “哟,既然四哥都这么说了那看来是不错呀?”旁边一个汉子说道。他们数年走南闯北,见识过的好货多了,能让领队评价一句尚可的那说明是过关了。

    伍伯接过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品过后发现这茶入口醇香,细品回甘。“什么尚可呀老四?这分明是好茶呀!好茶!”

    他又拍了拍秦雁舟的肩膀,“诶呀小伙子,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手艺。”

    大田和栓子在听到他们的谈话后均是松了一口气,他们开始还有些担心这人要求高,觉得他们的茶不够格。毕竟是为府城的大茶行买茶的,现在看来倒是不用愁了。

    老四很爽快,品过茶后就让几个手下帮着把板车上的茶叶都卸了下来。称过重后按照之前说好的八十文一斤的价格,当场就把钱给秦雁舟结清了。

    结完钱后他对秦雁舟道:“这位兄弟,以后有茶叶尽管送来三里茶铺交给老伍,我们茶行都会收的。”

    秦雁舟知道以后这就是个长久买卖了,于是朝他颔首道:“好,日后做了好茶一定再送来。”

    四百七十多斤的茶叶,足足赚了近四十两银子,这对于农户来说要种多少年的地才能赚这么多银子啊?要知道寻常人家娶个媳妇夫郎也就四五两的礼金。

    大田和栓子虽然早就听秦雁舟说过这茶值八十文一斤,可在真的看到这么多银钱的时候还是觉得飘忽,有些不敢相信,这居然是真的吗?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81_81865/462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