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慕沐浴完回到里屋的时候秦雁舟已经歇下了。屋子里给他留着一盏昏黄的油灯,照亮了床前一小片。

    乔慕轻手轻脚的走过去,只见床上的人呼吸平稳,睡得正香。秦雁舟今日干了一天的力气活就没怎么休息过,这会儿确实也该累了。

    他脱了外裳钻进被窝里,偏头见秦雁舟熟睡的脸,就忍不住借着烛火仔细的打量了起来。

    秦雁舟有着高高的眉骨,高挺的鼻梁。他的嘴唇有些薄,但长在他这张脸上却很好看。

    秦雁舟长得高,乔慕平日里就没怎么与他平视过,只有秦雁舟低头盯着他看的份。每每到了这种时候,乔慕都不好意思抬头同他对视,只能仓惶的别开脸。

    今日有了机会,他便托着腮安静的看着他。秦雁舟长得很俊朗,这是乔慕第一次同他见面的时候就知道的。

    当时俩人刚成亲,又是洞房花烛夜,面对着一个陌生的汉子,他紧张得不敢多看。现在看着这张与从前别无二致的脸,乔慕却只觉得心中悸动。

    视线下移,看着他垂放在前腹处的大手,忍不住把自己的手伸过去对比。秦雁舟长得并不白,常年的日晒劳作让他的皮肤晒成了小麦色,跟乔慕比起来就显得肤色更深。

    乔慕看着两只对比起来大小和色差都颇大的手,忍不住轻轻的笑了起来。他又悄悄的用自己的指尖碰了碰秦雁舟的手背,玩着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的小把戏,心里涌起一阵隐秘的欢喜。

    “偷偷摸摸的在做什么呢?”乔慕正投入的时候,指尖突然被捏住,秦雁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乔慕吓了一跳,想要把手缩回来却被紧紧的牵住。他抬头对上秦雁舟的视线,讪讪道:“你没睡着啊?”

    秦雁舟道:“眯了一会儿,感觉有人在悄悄摸我,我就醒了。”他眼里带着笑意,故意逗着眼前的小夫郎,“也不知道是谁,趁我睡着牵我的手。”

    乔慕被他的话臊得慌,“谁牵你了,我就是不小心碰了一下,我……”

    他还欲再解释,却见到了秦雁舟正笑着瞧他,他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这人就是故意的!

    乔慕觉得自己有一点生气了,但他也舍不得同秦雁舟置气,反正都被抓包了,他干脆直接牵起了秦雁舟的手,理直气壮道:“就是我摸的怎么了,不让摸吗?”

    秦雁舟傻愣愣的看着他笑起来,直接把乔慕拽到了自己怀中,在他耳边跟他低语,“让摸,你想摸哪都成。”

    乔慕耳根爆红,这人真是越来越不正经了,亏他以前还觉得这是个老实可靠的。现在看来,可靠是可靠,老不老实可就得另说了。

    乔慕想要从他的怀中起来,才一动作就被秦雁舟俯身带到了身下,扯过被子罩了上来……

    翌日一早。

    又是到了日上三竿乔慕也没能起床,他实在是乏得厉害,双腿又酸又软不说,就连后颈上都有些微微的痛意传来。

    自从上次脖子上的红痕被村长媳妇看到过后,乔慕就说什么也不肯再让秦雁舟在他脖子上留痕。哪成想秦雁舟现在却喜欢上了咬他的后脖和肩头,咬得虽然不重,但也不好受。

    身上不舒坦,但好在秦雁舟已经打水给他清洗过,现在不至于太过埋汰。乔慕眨了眨眼,床上只有他一个人。他睁着眼睛放空了一会儿才慢慢的从床上坐起来。

    门板响动,被人从外边推开,秦雁舟端了碗白米粥进来,俩人就这样对上了视线。

    乔慕眨了下眼别开脸,秦雁舟自知昨夜没控制住弄得有些过分,这会正愧疚着,见乔慕不愿看他便以为自己这是惹得他生气了。

    他走到床前把舟端给乔慕,温声道:“饿了吧?先吃点粥垫垫,饭一会儿就好了。”

    乔慕瞥了那碗粥一眼,声音闷闷的说:“我还没洗脸呢。”

    “哦哦,好。”秦雁舟会意,立马放下手中的碗出去倒热水。

    “哎……”乔慕喊了他一声,但秦雁舟动作太快,已经出门去了没有听到,乔慕原本是想说要先起来洗漱,但看着他的背影最终还是顺着他的意思去了。

    乔慕其实真的没有生气,但秦雁舟却固执的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所以接下来的几天,他态度强硬的包揽了家里所有的活。

    ——

    日子过得缓缓又匆匆,转眼就要入秋。山林中开始出现几抹金黄,昭示着秋季的到来。

    苞米已经到了成熟的时候,今年倒伏了一些,但剩下的长势却不差,颗粒金黄又饱满,收成也算得上是不错。

    不少人家都开始采收,秦雁舟和乔慕看地里差不多后,也牵上水牛下了地。

    秋日云淡,天幕是湛蓝的。

    苞米叶已经干枯,俩人背上竹篮下地,边走边掰苞米,等装满了一篮子再背到地埂边倒入麻袋里。

    牛背上套上鞍套,把满满两麻袋的苞米绑上去就能让牛驮回去。去年秋天收苞米的时候,秦雁舟是自己一袋袋扛着回去的。今年有了水牛的运送,能省下不少力气。

    俩人来来回回的在地里跑了两日,就把地里的苞米全都收回了家。

    村里那块大晾晒场平时空闲着,只时不时有人去晒些花生菜干之类的东西。

    每年秋季这一两个月,就到了家家都要用的时候。这才没几天的功夫,晾晒场上就铺上了大大小小的竹篾,晒满了金黄的苞米。

    村里人家多,若是没有灾害的丰收年,这块晾晒场那都是不够用的,今年倒是差不多刚好够用。

    秦雁舟和乔慕住在村子最北边,离晾晒场距离也不近,不想天天来回折腾,所以他们俩收了苞米就直接运回了家中,没去晾晒场凑热闹。

    家里竹篾不够用,而且收回来的苞米俩人一时也剥不完。秦雁舟就打了几个高木架子,中间钉上几根木条,把苞米皮用一头削尖的竹签子撕开,栓在木架子上打好结就能晾晒。

    晚上或者下雨的时候直接把木架子往屋里一抬,方便晾晒也方便收。把收回来的苞米全撕开皮挂上去。

    不大的院子里挂满了一排排黄灿灿的苞米,光是看着就叫人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81_81865/46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