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后宫记事 > 第 16 章 调人
    一次是谦逊,两次是矫情,若再三拒绝,他人便会认为你瞧不上她了。

    待到冉浮云返回寝宫休憩时,承乾宫瞬间变得喧闹异常,一众宫女太监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有人言道:“冉嫔娘娘好生了得,竟能令圣上主动相伴共进午膳?”

    另有声音附和道:“是啊,冉嫔娘娘先前曾托付我办事,当时我并未应允,如今想来,下回可得积极些才是!”

    又有一人急忙提醒道:“噤声,你们小声些,冉嫔娘娘正在午休,莫要在此处妄加议论,以免泄露风声!”

    孙常在返归储秀宫丽景轩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颇具意味的笑容:“这位冉嫔,着实有趣得紧,初入宫廷未久,便扳倒一名太监总管,顺带笼络住圣上的欢心,如此手段,想必我日后在宫中的日子,应当不会太过无趣,认下这么个姐姐倒也不亏!”

    时至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给地面铺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翠竹站在院子里,认真地检查着一辆准备好的马车。她知道今天要去一个重要的地方——京郊外的一处木屋。

    这个地址是冉嫔娘娘特意告诉她的,据说那里住着张得水一家。对于这位张得水,翠竹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冉浮云回想起前世的种种,那桩贪污案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当时,户部尚书权势滔天,无人敢轻易触碰,使得这起案件一直悬而未决。然而,命运的齿轮在陆皇后入宫后发生了改变。在建德四年,张得水竟然带着关键的账本主动投案自首,最终导致户部尚书被抄家问罪。

    而张得水之所以选择自首,背后有着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原来,他的母亲在临终前留下了遗言,希望儿子能够悔过自新,不再背负罪恶,坦坦荡荡地活下去。这份深深的母爱,成为了张得水改变命运的动力。

    这件事情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无论是在皇宫内廷、朝廷官员之间,还是在普通百姓中间,都引发了广泛的热议。人们对张得水的孝顺之举赞叹不已,但更让人震惊的是,他的自首竟牵连出了户部尚书何首望如此巨大的贪腐丑闻。

    一时间,舆论哗然,众人皆对这起事件高度关注。街头巷尾、茶馆酒肆都在谈论着此事,人们震惊于官场竟然如此黑暗,同时也对正义能否战胜邪恶充满期待。

    而随着张得水的供述,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据他所言,自己曾无意间在何尚书家中发现了数量惊人的金银财宝。那些箱子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书房的暗室之后,堆积如山,仿佛一座耀眼的金山!面对这样的场景,张得水惊愕不已,一个失神便发出了声响。

    然而,就是这小小的响动却引来了何尚书。恐惧万分的张得水立刻陷入了绝境,何尚书以他母亲的生死相要挟,并许诺给予他三万两白银作为交换条件,要求他代替顶罪。

    这份惊世骇俗的口供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它不仅引起了百姓的愤慨,也使得大理寺不得不介入调查。

    原本平静的朝堂顿时风起云涌,各方势力纷纷卷入其中,整个朝廷的格局因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动荡。

    ……

    何守望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因此当冉嫔与张得水会面之际,翠茗前脚刚刚启程,他便立刻派遣董健前来刺探情况。

    董健身材中等,年约三十上下,身上携带着一柄小巧玲珑、不足一掌大的金算盘,显得颇为华贵。然而众人皆知,能够在这般年纪就当上内务府一司之长,其背后绝不单单依靠家世背景那么简单。要知道,同样出自同族的建心,如今也不过是个区区二等宫女罢了。

    对于董健其人,冉浮云倒是颇为了解。此人最为钟爱以算珠子来评判他人。

    他对人对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评判标准,而这标准似乎就藏在他手中的算珠子里。冉浮云深知董健的这个特点,每次与他交流,都能感受到董健用算珠子衡量一切的独特思维方式。董健的算珠子像是他的武器,每当他要评判某人时,仿佛在计算着那个人的价值。然而,这种评判方式常常让人觉得有些冷漠和不近人情,仿佛人的价值就仅仅取决于那几颗算珠。冉浮云对董健的这种行为既感到无奈,又觉得他有些可悲,因为他似乎错过了很多人性的温暖与美好。

    ““冉嫔娘娘,近来可好啊!”董健满脸笑容地迎上去,主动奉承道。

    冉浮云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地说道:“董司长今日怎么有空主动来探望本宫?莫不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之事,特意前来向本宫禀报吧?”

    她的语气带着一丝嘲讽与质疑,让董健心中不禁一紧。难道翠竹出宫后真的找到了关键证据?否则,冉嫔怎会如此直接地质问自己?

    董健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然后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轻声说道:“在下确实有一些事情想要向冉嫔娘娘禀报,但此处人多嘴杂,不如娘娘先将身边的侍从们屏退如何?”

    “不必了,”冉浮云淡淡地回答道,“本宫与董司长之间并无不可告人之事,无需避讳他人。有什么话,董司长但说无妨。”

    董健闻言,眉头再次紧紧皱起。这个冉嫔实在太难缠了!他暗自思忖着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

    稍作思索后,董健决定开门见山:“也罢,那在下便直言不讳了听闻冉嫔娘娘对内务府目前的财务状况存在一些不恰当的揣测,这可对我们内务府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啊!在此,我想提醒一下娘娘,没有事实依据的胡乱猜测,不仅对内务府的声誉不利,更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望娘娘三思而后行啊!”

    冉浮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漠而嘲讽的笑容:“关于此事,本宫已掌握确凿证据!”她的声音平静如水,但其中蕴含的威严与自信却令人无法忽视。

    “什么?”此言一出,犹如石破天惊,即便是那些情绪最为沉稳之人听闻后,恐怕也难以保持镇定。毕竟,他作为户部尚书的亲信,对于许多事情不仅心知肚明,更亲自深涉其中。

    然而,冉浮云却是一副云淡风轻之态,悠然说道:“本宫派遣翠竹出宫,无非是想让她回家探望一番亲人而已董司长,想必你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吧?”言语之间,似有深意,却又不点破。

    董健顿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他万万没有料到,这位看似年轻稚嫩的冉嫔,言辞竟是如此缜密圆滑,既像是透露了某些信息,又似乎并未言明任何实质内容!一时间,董健只觉得自己陷入了一团迷雾之中,摸不着头脑。

    若不是此刻冉嫔正端坐在他面前,董健几乎要怀疑自己所面对的并非后宫嫔妃,而是像何尚书那般老谋深算的朝廷大员她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谁又能真正知晓呢?

    董健自然不敢再贸然追问下去,因为有时候,越是刨根问底便越发显得心中有鬼。于是乎,两人间的气氛变得愈发微妙起来,一场无形的较量正在暗中展开。

    “那就恭喜冉嫔娘娘了,这件事做好了,冉嫔娘娘的协理六宫之权就能更加名正言顺了,不知娘娘刚进宫可有什么不方便的,可以和在下说说?”董健略带试探的说。

    冉浮云点点头,“本宫现在缺几个好用的人手,需要好好挑选一下。”

    “这事简单!”董健松了口气,既然冉嫔有所求,说明这件事她不会再追究我了。

    达到目的“那就恭喜冉嫔娘娘了,这件事做好了,冉嫔娘娘的协理六宫之权就能更加名正言顺了,不知娘娘刚进宫可有什么不方便的,可以和在下说说?”董健略带试探地说道。

    冉浮云微微颔首,表示回应,轻声说道:“本宫如今确实缺少几名得心应手之人,还需仔细甄别一番才行。”

    董健听闻此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心想道,原来如此,只要冉嫔有所需求,想必便不会再继续深究此事了。待到目的达成之后,董健便准备转身离去。

    然而,就在此时,冉浮云却忽然开口问道:“本宫似乎已经许久未曾见到建心了?”

    闻听此语,董健心头猛地一颤,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慌,但很快便恢复如初。他转过头来,对着冉浮云露出一抹微笑,却并未言语半句,随后径直离开了承乾宫。

    冉浮云看着董健的背影,心中暗自盘算着。她深知在这后宫的争斗中,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而董健的示好,或许将来能成为她的一股助力,但现在,她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和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89_89846/225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