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蓟州传奇 > 第2章 校长调动
    37教的总部设在蓟州市两条中轴线的交汇点,这座独特的建筑名为十八楼塔。这座高塔融合了燕式和苏式(原称中式和俄式)的建筑风格,占地面积虽仅有一百多平米,但却直插云霄,令人仰视不见其顶。即便在地球上的风速比300年前强大许多,沙尘暴肆虐,十八楼塔依然稳如磐石,屹立不倒。

    据传说,37教的主神——源神就居住在这座高塔之中。源神是37教信仰的核心,他统御着其他神明。37教的信仰深入人心,许多人将源神视为心中的守护神,祈求他在生活中给予指引和帮助。而这座神秘的十八楼塔,也成为部分信徒们朝圣的地点,寓意着对源神的敬仰和信仰。

    冯思伞确实是要加入教会了,他当校长已经二十年了,也经历过大大小小六次调动了,这一次,是最后一次了。

    十八楼塔虽然叫这个名字,但却有五百多层,多数来这里礼拜的教徒都只会在一二层活动。一楼是一个明堂,多数教徒都会在这里朝拜。明堂里摆放着各种神像和祭祀用品,浓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二楼则是一个宽敞的大厅,供教徒们举行宗教活动和集会使用。此外,大厅里还有一座精致的钟,每逢重要节日,钟声会响彻整个城市,提醒人们共同庆祝。

    随着楼层越来越高,塔内的空间逐渐变得狭窄。到了第三层,有一个精致的玉石坛,教徒们在这里进行神秘的祭祀仪式。往上走,每层都有不同的供奉和仪式场所,但很少有教徒会爬到十层以上。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到达十几层就已经是极大的虔诚了。

    冯思伞坐的电梯,来到了二十层,他也不太明白,为什么总是有教徒选择走楼梯。

    20楼已经有两个人在等着他了,一个是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神父,另一个是一个白种人,他是新的校长,叫摩尔尼亚·库兹涅佐夫。

    神父请冯思伞在圆桌坐下,就他们三个人。后面他们竟然没有说一句话,互相对视着坐了十几分钟。

    终于,摩尔尼亚·库兹涅佐夫打破了沉默,微笑着对冯思伞说:“您好,冯先生,我是摩尔尼亚·库兹涅佐夫,新任校长。这位是神父,我们今天邀请您来,不仅是想了解一下学校的情况,还是想和您探讨一下关于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些问题。”

    冯思伞微微一笑,回答道:“您好,摩尔尼亚校长,很高兴认识您。我也想了解一下你们的想法,看看我们能否在教育方面展开合作。”他同时心想,这老外汉语说的不错。

    神父这时候插话说:“这我可很有发言权啊,我就是掌管学校的。这些天,一些极端无神论思想开始在学校蔓延,这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构成了威胁。我们希望能与您合作,共同遏制这种现象。”

    冯思伞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说:“的确,我们需要保持警惕。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提高师生们的思想觉悟入手。我们应该开展一系列关于宗教信仰与法治教育的讲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摩尔尼亚校长和神父对视一笑,似乎表示赞同。神父说:“那么,希望摩尔尼亚可以不负重托……”

    摩尔尼亚立刻打断了神父的说话,他摆摆手,借口说要先去熟悉一下学校,立刻去按电梯按钮。

    神父感觉尴尬极了,但也没多说,就嘱咐了一句:“沿着永定路向西走五十五公里到了啊。”

    “感谢您的提醒,还有我姓库兹涅佐夫。”

    一小时后,这位身穿西服的俊秀年轻人就在珊丹贝满中学下了车。

    到学校后,摩尔尼亚一到学校,就问了武主任关于教学的问题:“为什么我听说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不是科学和文化,全都是关于宗教无聊的教条和经书的?”

    武主任听到这话脸色就不好看了,“摩尔尼亚校长,我想可能有些误解。”武主任尽量以平和的语气背出来词,“我们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全面的,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但是都涵盖着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是我们的特色之一,它帮助学生理解信仰,并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科学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摩尔尼亚皱了皱眉,“但据我所知,宗教课程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这难道不会影响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吗?”

    “宗教课程确实很重要,但并不会占用学生全部的学习时间。”武主任解释道,“我们已经合理安排课程,确保学生在学习宗教知识的同时,也能充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实际上,宗教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有益的。”

    摩尔尼亚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沉思片刻后说:“好吧,我会亲自了解一下学校的教学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工作。”

    在那些校领导看来,摩尔尼亚一个外国人,凭什么来当燕国的校长?

    武主任提醒摩尔尼亚,学生们马上就要回学校了,今天是星期天。

    此时的单感辰还在和花月珺在公园里散步,单感辰请花月珺奶茶喝。

    “校长是调走了,我可烦之前那个冯思伞了,上课一不对劲就踢人。”单感辰说。

    “是啊,也不知道新来的那个怎么样,是个外国人。”花月珺附和。

    “外国人好,外国人不敢对我们做什么,他们代表的是自己的国家。估计他们连普通话都说不明白。”

    “单感辰,我们学校有苏国学生。”

    公园的围墙外突然传来骚动声,警笛也响了起来,街两站满了人和警察,这代表有人要被杀头了。蓟州人最爱看热闹了花月珺和单感辰立马就抱出公园站到街边去看了。

    杀头的流程还比较复杂。判了死刑的犯人会到蓟州西的一所无名监狱里等待行刑。等到行刑的日子里,犯人吃完午饭后就换上一身新衣服坐上了囚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死刑犯还有点幸运,囚车是辆汽车,许多蓟州人一辈子都没过汽车。囚车在驶出监狱后会缓慢地在蓟州城门绕圈子,过一些大街小巷,不知道是为了给蓟州市民以警示,还是给死刑最后的时光留点念想。每当囚车经过时,不管当时人们手上在干什么事,都会立马停下,去看囚车。车上的死刑犯在一路上会喊些活如“再过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欠债还钱,杀人就该偿命!”“娘,孩儿不孝了!”也有揭露司法内幕,因审判不正而喊冤的。囚车会一直在城中绕到傍晚,在日落时分,则驶出蓟州西大门一咸午门,犯人在这里被斩首。咸午门原宣武门,但37教会的人认为它的名字会让人变得暴力,不利于他们统治,所以改了名。

    据围观的人说,这个死刑犯是盗窃罪而被判了死刑,他偷了37教会教堂中供奉源神的供品。

    “嗯……要不是活不下去,谁会去偷那些东西啊。”单感辰不禁感叹。

    “是啊,真可怜啊!”花月珺附和,他们和囚车刚好顺路,都是要出咸午门的。于是骑着自行车先一步出城来,距离日落虽然还有些时间,还有一段时间,但这里已经有一些老头老太太在这里等着看杀头了。他们找了棵松树,距离刚刚好。马上日落了,囚车终于驶出了咸午门。狱警和刽子手将犯人押了下来绑在了一座高大的十字架上。随后他们将十字架向西立了起来,背对着咸午门城楼。随后他们测量了一下距离,在距十字架一定距离立起了一把锋利的刀刃。此时的犯人已经被吓得大小便失禁,嘴里说着分辨不清的话语。

    刽子手站在咸午门的门洞里,手拿一把火箭筒,他只是轻轻一扣动扳机,一枚火箭弹就飞出去中了十字架顶端,不过这火箭弹里并没有装火药,只是作一个推动作用

    十字架开始有了顺微的倾斜,因为它实在太重了,但是倾斜的角度越来越大,倾斜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刽子手的测量非常精准,放在地上的刀刃在十字架倒下时精全砍在了死刑犯的脖子上。

    “哎哟卧槽!”花月珺和单感辰同时发出一阵惊呼,这是他第一次见杀头,他们以前一直都好奇这是什么样的,他们感觉不想再看了。随后他们就骑车回学校了。

    第二天,即使太阳已经高高挂起,学生们却都还没有起床,这是校长的旨意,大家都开心极了,没想到能在星期一睡个好觉。

    这还没完,摩尔尼亚直接把星期一的所有课程都取消了。在学生们吃完早饭后,又把学生叫到了操场上。

    好多人是在这时候第一次见到太阳,平常都是天还没亮就起了床,晚上又会上课到十一点以后。每个教室都拉着厚厚的窗帘,整个教学楼都阴暗且潮湿。

    “是太阳,太阳出来了!”

    “啊!我这条命都是太阳给的!”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91_91117/26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