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19日。

    寒风萧瑟之际,秋天已然过去,冬天悄然来临。

    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四九城火车站,一幕幕熟悉的景象在眼前展现。

    “李峰,醒醒,我们已经到站了。”

    一声叫唤,让李峰瞬间抖擞精神,眼神 地看着周围环境。

    车厢内满是穿着墨蓝色中山服搭配黄绿条纹的老兵,大家提携着重重的行李正准备下车,其中就包括身高约一米七的楚恒,他身披军装,一手搬着行李架。

    随着头脑微微一阵眩晕,李峰的记忆仿佛电影画面般依次浮现,2022年的房地产销售顾问与眼前这名名叫李峰、身处六十年代的士兵身份相互交融。

    他的21岁的年轻身躯里,包含了过去两个世界的片段,眩晕渐渐消失,思维重新聚焦在这个崭新的时空。

    我叫李峰,来自南部边陲,服役于司训大队后成为了一名司机。

    四九城南锣鼓巷95号是我家乡,父亲李德义因年初在红星轧钢厂发生车祸,已辞世;母亲刘茵以及十五岁的妹妹李楠,是他仅有的牵挂。

    为了照顾家人,尤其是还在初中的妹妹,我选择退伍,回到父亲的工作地——红星轧钢厂。

    刚才那个协助搬运行李的就是楚恒,他与我来自同乡,父母早年双亡,姐姐照料着他长大,最终嫁给了三粮库的一名仓库管理员,如今她的丈夫已经成为副主任,能为我们这些退役军人争取正式工作机会,安排我回家退伍。

    这次,是真的时空穿梭了吗?我的姓名重逢于另一个世界,这是命运的巧遇还是轮回的玩笑?原本我还沉浸在上海买房、新车购买的生活中,装修还未结束,新买的x1副驾驶座椅还没尝过少女气息就穿越到1961!这笔突如其来的亏损实在痛心!

    李峰伸手按了按鼻梁,故作刚清醒状,抬头对忙着卸货的楚恒说道:“这几天太累,精神有点恍惚。

    等人群稍微散开,我们再下车,这人群密集得慌,小心钱被别人误拿不回来了。”

    楚恒把行李包和一只塞得鼓鼓囊囊的麻袋放下,擦掉额头汗水的同时回应他:“峰哥,你就放心吧,我在军队也不是白混的,哪有剩余银子让你担心。

    你这回真是恋恋不舍那火车吗?你这些日子还不够热闹?”

    话毕,他还轻轻一笑,调侃这位曾经的战友们在车厢中的经历。

    接下来,李峰揉了揉疲惫的脸庞,不得不站起身来,脚踩着坚实的硬卧铺席,取回了自己的退伍随身包裹和网兜,顺便靠近楚恒问道:“恒儿,回家先彻底洗漱一番吧,这么长时间不洗澡,你快成腌咸鱼了。”

    话语间透着兄弟之间的关怀和打趣。

    这时,不少人家已经用过晚餐,四合院门外零星地散落着一群玩耍的孩子。

    “快瞧,那个袋子,里面有苹果哦!我们上个月吃过,真的很甜呢!”

    一个大约十一二岁的孩童激动地指着李峰手中的网兜,他的眼神明亮,即使是天快要黑了下来依旧能看到。

    这个时代的儿童,家中常常有几个兄弟姐妹,对美食满怀期待。

    一听说有美味的水果,玩兴全无,纷纷聚到李峰周围,眼睛闪烁着渴望的绿光,巴望着能分到一颗,好在同伴之间炫耀一番。

    毕竟在京城的孩子,聊天功夫不容小觑。

    “喂,喂,让一下,让我通过。

    这可是酸苹果,不甜哦,快回家让你妈去拿甜的吧!”

    李峰笑着说道,将右手中的提袋提高,这些路上购买的水果是特意为妹妹留的,岂能便宜了眼前这几个陌生的孩子?万一他们下手重,扯 兜,苹果掉地上可就不妙了。

    这一番混乱之后,恐怕连果核都没剩几个。

    费力摆脱孩子们围攻,李峰急于回家。

    刚踏进院子,目光左边便捕捉到一位手持水壶的微胖老头。

    他注意到有人来访,戴上眼镜,细长的小眯眼中流露出好奇,缓缓扫视,凝视李峰半晌后,目光停顿在网上兜上,思考了一阵,随即放低手中的水壶,满脸笑意地向这边靠近。

    “哎呀,我还以为是谁,这不是咱们家老大李峰嘛?这么久了都不认识我了?该不是退伍了吧?”

    老人笑问。

    “三大爷好!是的,好久不见了,我是退伍回来了。打扰您老人家休息可不好,得赶紧回去才行。”

    李峰回应着,同时注意打量这位自称三大爷的家伙。

    想起这个名字,不禁让他想起前世剧集《四大合院记》中的三大爷,那人对任何琐碎的事物都津津乐道,连门口的一只苍蝇翅膀他都能细心剥食研究味道。

    这个大杂院的老阎、吝啬又大方的阎埠贵吗?没错,就是南锣鼓巷的那个地址95号,这段熟悉的记忆虽然还有些混淆。

    这次重生,小时候的记忆如火车掠过一般飞逝,得细细梳理一番。

    在他看来,四合院仿佛微缩版的社会,人情世故错综复杂。

    当你过得不如别人时,会得到同情和关怀,但也可能发生攀比;相反,一旦超越他人,就可能面对嫉妒的目光。

    忆起童年的螃蟹捕捞经历,笼子里互咬,谁爬得越高,越容易遭同伴攻击。

    要过好日子,有时就得跟这群动物“斗争”一番。

    这位三大爷可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他知道怎样利用每个机会为自己谋利,只是最好不要波及到自己头上……他决定快些离去。

    李峰准备进入前院,却遭遇了三大爷的机敏,他在见到手的苹果上施展速度,像一道闪电般迅速闪入李峰家门口右侧,扯大嗓门嚷道:

    “李峰他妈,你儿子回来了哦,快出来瞧瞧,这小子几年没变,竟然比我孙儿解成都高呢!”

    听见喊声,李峰母亲刘茵从屋内应答着,走出来看,边回应道:“嗯,来了,你这孩子才回家。”

    此时,李峰额上直冒冷汗,感叹三大爷虽已年过半百,奔跑的速度竟然能超过百米10秒,若是投身体育该多拿几块奥运金牌!

    本该宁静的前院一下子热闹起来,一众婶婆邻居在餐后的聊天声中闻声而出,来到李峰家门口围观,关心这位服役多年的儿子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变。

    “孩子,回来就是好的。坐下,先喝杯茶。吃了吗?我这儿煮两个鸡蛋给你。”

    刘茵心疼地看着略显消瘦的儿子,眼中闪烁泪光。

    望着母亲鬓角斑白,身体瘦弱的样子,李峰内心翻腾,眼眶瞬间湿润,不自觉地落下泪来。

    在上一世,父母也是如此,为置房产并准备结婚,奋斗拼搏大半辈子,他们年过五十头发已成灰白。

    还未好好享受人生便匆匆离世。

    那份养育之情深深铭记在这具身体的灵魄中,看到母亲如此憔悴的背影,李峰暗暗立誓要在今世给予她更多的关爱。

    作者坚持人性本有的挣扎和纠葛,所以情节难免充满冲突与矛盾。

    如果你向往和谐温馨的四合院故事,可能会觉得部分内容不适合。

    提请您注意。

    为了阻止母亲再忙于做饭,李峰撒了个谎:“妈,车子停下前我们就吃了,您别劳累,妹妹李楠在哪?”

    环顾左右,妹妹还未出现向他打招呼,想必是在耳房那边。

    于是他在心中思量妹妹为何还没出现。

    “她从初中开始在学校住宿,每周回家一次,前两天刚离开,今晚你收拾她的房间好了,我要去耳房睡,你住在主屋那边。”

    李峰宽慰母亲:“妈,您放心,我住在耳房里就行,稍后我就过来收拾整理。”

    回想起妹妹的房间,就在主屋附近的侧屋里,大约十五六平米。

    爸爸 住处较大约三十多平米,坐落在东侧,正对着落日。

    阎埠贵就住在家门口的西边。

    以后李峰可以住耳房,刘茵和李楠则居住在主屋东厢房,以防止妹妹和刘茵住耳房显得拥挤。

    对他自己来说,住一间小耳房是足够了。

    看见门口围观的众人还在交谈,李峰走上前抱拳行礼致意:“各位长辈,天已晚,感谢你们停留,如需看我,尽管随时前来。

    辛苦了,谢谢你们。”

    人群听完他的感谢后慢慢散开,各自回到各自的院中,然后归家。

    等到人群几乎离去,李峰留意到阎埠贵迟迟不愿离开的模样,心知这个亲戚大概是盯着他的水果篮子。

    这位大爷确实精明算计,雁过拔毛的作风实至名归。

    轻拍了下额头,低声喊道:“三位大爷慢走。”

    他转身回到房内,随手从水果篮里取出一只苹果,连忙追出门去。

    “三位大爷,实在抱歉,我忘了准备什么好招待,带了些苹果,请您拿回去,让孩子尝尝鲜。”

    听闻此言,阎埠贵旋即转过身,急急跑进院落。

    “感谢你,李峰,邻居之间这样就太客气了,我帮不上什么忙,孩子们好久没吃苹果,正好当作惊喜了。”

    “邻里之间不必这么客气,日后要是回家晚,还需劳烦您照看一下。”

    “小事,有事你就招呼一声。”

    没过多久,一只二两重的苹果已经到了阎埠贵的手掌心。

    拿到东西之后,先前的谦恭瞬间淡去。

    阎埠贵或许也是担心被人捷足先登,连忙抱着苹果回了自家的门内。

    考虑到阎埠贵是个读书有原则的人,在之后的事情中,例如帮忙扫地的秋叶遭遇,他总会站出来声援。

    作为初回这里的李峰,不可能与所有人对立,得有所分化策略。

    相对其他人,拉拢阎埠贵是有意义的。

    同时,一个苹果的价值相当交换一个随时都能帮忙开门的人,进出这个院子也会便利很多。

    现在买东西都需要配给,吃饭用粮票,买布料做衣物得用布票,偶尔能在街上见到的自行车,如果去百货商店购物也会要求自行车票。

    这算是大 收尾之际,各地的食物非常稀缺,人们对食物极其珍贵。

    例如水果,一般的家庭通常不会买,一方面是因为需要用价格票证购买,但主要原因是水果并不能有效果抵抗饥饿。

    有了买水果尝鲜的钱,大多数家庭会选择将之换成玉米面或面粉,这些够一家老小吃饱两顿。

    细细思索,这时候家里只有三大爷家可能仅由他一人有固定工资,阎先生大概已经娶妻成了临时工作者。

    以三大爷那约每月三十多元的收入维持全家开销并不容易,尤其是当他得支撑六口之家,其中还有需要嗷嗷待哺的孩子们。

    他们一家可能经常处于吃得不饱的状态,肉类制品只会在特殊场合,如节假日或过年时才有得享用。

    对三大爷他们而言,水果无疑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既然肚子尚未填饱,哪有能力去买水果。

    电视剧中描绘的大爷钓鱼休闲场景,也许那些免费获得的鱼才能稍稍安慰一下他们口腹之欲吧。

    至于三大爷的那辆自行车,可能是从学校领导那里低价收购下来的二手车。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99_99561/227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