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股市金逍遥 > 第10章 金融江湖
    原来,我感觉中应该黑云压城一样的孙行长,却根本没有把艾行长背后的小动作当做一回事,完全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个刚柔相济的思维方式,远远出于我意料之外。

    他说到烦心的是当前的经济与金融形势,倒是让我很感兴趣,因为从金融杂志与报纸上的一些具体案例分析上 ,我看到的只是某个作者对于某一具体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方式的赞扬,远不是宏观上高屋建瓴的看待金融业的新事情。

    我感觉,相比之下,还沉醉于权力争夺的艾行长,与孙行长相比,显得格局小多了。

    “过来的时候,听到鲍科长在路上谈到了给棉纺厂的安定团结贷款,这是咋回事?”我想起来下午刚刚听到的一个话题。

    “这个是上面下发的专项贷款,给几家效益不好的企业发工资的,专款专用,无息,我们也不管收回。”

    “有意思,银行也要效益才行,企业也得要效益啊,这么弄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吧?”

    “我们的国营企业一直以来依靠的是财政拨款,而不是需要偿还的贷款,他们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内任务就行,根本不用考虑还钱,产品也不需要考虑市场 ,也不用考虑盈亏,反正是上级包圆。”

    “你可能不了解,我们行原来时和财政局合署办公的,两个名字,一套人马,任务就是给国企拨款,不是贷款。前几年才分开。”

    我感到有点不可思议,都不考虑赚钱,的话,怎么生存啊。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个体经济大量发展,现在已经规模很大,其中包括更多的乡镇与街道企业,都已经是形成无法阻挡的趋势。国企已经没有办法和他们竞争。

    “前几天,你李阿姨所在的百货公司经理来找我,让我出面关闭於陵的个体百货商店,理由是让他们不好过,让我不知道说啥好。

    “虽然,个体经济发展很快,但是他们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自筹资金,很少可以得到地方与金融单位的支持,所以,发展上虽然很稳,效率也远远超过国企,但是规模始终上不去,即使有重大合同,银行也不能支持。”

    “可是,他们都在我们行里开户存钱,数额也不小,开汇票也不少。”

    “他们开户的目的是为了汇兑方便,不能贷款。例如我们这样的国家银行,上面明确规定不向个体经济放款,对乡镇和集体企业也是选择性放款,而且不能超过总贷款额百分之一的比例。你觉得这合适吗?”

    这种事,我也有接触,那就是它们普遍存在的规模弄不大的问题。

    银行外面的下沟街道上,就是於陵区最大的个体市场,蔬菜服装鞋帽等等,都常年租用一个个铁皮屋进行经营,他们也大多到我们这存款,但是贷款很难。

    唯一的渠道,就是存单抵押贷款,即存款到一定数额,当急用钱的时候,用不到期的定期存单做抵押才可以贷款。

    这个做法,很显然是不方便或者是对不起存款客户的————银行付出低息用人家的钱高息放贷取得利差的盈利,但是却不给人家存款户急用资金时候的便利,于理于情都说不通。

    但是,正如孙行长所说,这就是真真切切的事实,也是我在基层工作的所见所闻。

    “的确不合理,这一点是真的。所以,储蓄部门就出现银行工作人员与存款客户协商为缺钱客户贷款,会计部门就出现故意入错账给集体经济客户应急变相放款的情况。这就导致有人犯错误的现象。”

    孙行长笑了 ,点了点头:

    “前几年那几个开除的那三个储蓄所人员,就是挪用储户资金放款出去,储户又提前取款暴露的。

    ”难得你能观察到这个现象,而且敢当面告诉我。其实,储蓄所主任与会计科长都知道这些事,只是, 他们也是默许的,一旦有事出现,他们马上就把责任推给具体经办人员,见怪不怪,我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出事一切都好,出事的只能算倒霉吧。”

    是啊,每个月月底对账的时候,总是出现这样那样莫名其妙的错账,而且只是集中在那几个企业那里,这就是我在会计科工作时候的疑惑,报告肖科长的时候,他也是颜色怪异,就是一句话:

    “对账就是找错,你赶紧连积数一起调回来就行了,谁也没有不出错的时候。”

    道理很对,如果记账员与复核员入账同时出错,就有些不可思议,在“铁账铁款铁算盘”的银行,出现这样的漏洞就很值得深思了。

    “所以,在这些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上如果处理好了,对银行是一笔巨大的业务收入,对中小企业发展是一个推动,现在恰恰是我们银行一个重大的忽略。”

    对,中小企业,这是当前的金融业一个巨大的空白点。

    孙行长的话非常有道理,也是金融业值得努力与挖掘的方向。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99_99630/229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