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华娱:导演只想省钱 > 第679章 否认是没有用的
    绝大多数观众就算买了也没啊看,还容易留头留尾丢中间。

    极少数肝帝则是能一晚上把剧情全过一遍,然后在网上开始剧透剧情。

    如此一来,得不偿失。

    不如每天放出去一部分剧集,既能让观众们有个讨论的时间,也能给后续的剧集留下足够的期待。

    听到唐烟的预测,周墨摇摇头。

    “没有那么简单,昨天晚上17亿的播放量,单单前两集,就占了11亿多,第三、四集的购买量满打满算还不到六千万,下降了一半多。”

    “啊?掉得这么厉害。”

    “是的,不过也能理解,昨天并不是周末,绝大多数观众看两集,时间上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留在第二天看。

    至于后续的剧集,肯定会流逝掉一部分观众,也会多出一部分新的观众,所以还需要进行宣传,算不上高枕无忧。”

    刘施施和唐烟当即就表示小意思。

    《朕要做皇帝》一共四十多集,二十天左右就能全部放出来。

    由于是线上播放的模式,宣传上的工作量比电影宣传轻松很多。

    接下来几天。

    《朕要做皇帝》随着剧情的展开,网络上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一众讨论话题之中,排在首位的是“皇晓明的演技”。

    福王身上两种差异相当明显的特质,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

    网友给皇晓明起了个外号:

    乳浊液。

    别名油水混合物。

    指他油腻和洁净混合,不分彼此。

    皇晓明为此很受伤。

    他明明是按照周墨很早之前得指示在表演。

    周墨倒觉得挺好。

    福王的两张面孔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两个人”,亦或是“两种人格”,以及“一个真正性格,一个假装的性格”的设定。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花天酒地,高高在上。

    意志坚定,礼贤下士。

    特别是当他面对卢象升,孙承宗这些人的时候。

    但凡是涉及到明末的文娱作品,基本上都离不开卢象升,孙承宗,孙传庭这些人。

    无论是打天下,还是治理天下,都不是皇帝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任务。

    皇帝需要能臣来帮他治理天下,打击敌人。

    而卢象升,孙承宗,孙传庭等人就是这样的能臣。

    崇祯四年,孙承宗由于战事不利,最终被免官闲住,回到老家高阳。

    半月之后。

    在高阳晒太阳的孙承宗见到了一个他意料之外的人。

    福王朱常洵。

    “藩王无故不得擅自离开藩地,王爷为何在此?”

    对于福王的出现,孙承宗非常震惊。

    明朝自朱元璋起,所有的藩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官员,甚至是军队。

    朱元璋这样做,本意是让朱家子孙有朝一日在国朝危难的时刻,可以拱卫皇帝,保卫国家。

    然而,朱元璋后,明成祖(明太宗)朱棣掀翻了了他侄子的皇位,自己当了皇帝。

    朱棣以藩王之位造反成功,当了皇帝,自然而然要预防其他藩王再造反成功。

    他直接更改了朱元璋曾经立下的规定,对各地藩王开启了养猪政策,给他们钱财的同时,严格限制他们的活动。

    因此,福王的出现,完全出乎孙承宗的预料。

    然而,面对孙承宗的疑问,福王直接大手一挥。

    “孙太傅何必装疯卖傻,本王为什么到此,你就算不知道,难不成还猜不出来。”

    在孙承宗复杂的眼神当中,福王极其直白地说道:“孙太傅,如今这大明朝病了,病入膏肓,靠崇祯小儿,他治不好这大明。

    能救大明朝的人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朱常洵!”

    福王压根就没有掩饰自己的来意。

    原因很简单。

    当他出现在孙承宗面前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已经不言而喻了。

    遮遮掩掩,完全没那个必要,反而很小家子气。

    (福王:我朱常洵,就是这么一个大气的男人!)

    福王这次和孙承宗的见面,讨论的东西不少,但正儿八经的主题就两个。

    问题一,崇祯小儿靠不住。

    问题二,我朱常洵靠得住。

    首先是问题一。

    孙承宗:陛下天资聪颖,上位以来,励精图治,宵衣旰食,更是除掉了阉党。

    福王:得了吧,崇祯什么样子你都在他手底下干了两年了,心里没点儿数?他要真是明君,能把你整下去?

    能先给袁崇焕那么大的权力,然后又给他弄死?

    能一天天的换首辅,换阁臣?

    孙承宗无话可说。

    跟福王这场对话,狡辩是没有意义的。

    事实在前,任何辩解都非常苍白。

    崇祯当年刚上位的时候,对魏忠贤先隐忍,后一击必杀的操作,让他真心认为他那种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天生皇帝,必定能够挽回朝廷的颓势。

    然而四年以来,崇祯却再也没有当初的那般状态,反而急功近利,刚愎自用。

    孙承宗当然知道,朝廷上的衮衮诸公,不少人明面上光明伟岸,私下里却鸡鸣狗盗,结党营私。

    但崇祯前后换了这么多朝臣,砍了那么多脑袋,其中难道就没有一心报国的人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就孙承宗自己而言,他是真的一心报国,若能挽救大明的颓势,他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可现在情况,又是如何呢?

    朝臣如此,边境也是如此,镇压造反更是如此。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如此。

    “话虽如此,不过福王怎么就确定自己是那个能拯救大明的人?”

    孙承宗承认他当年确实看走了眼,当今圣上确实没那么靠谱,但你福王又凭什么说自己靠谱?

    全天下谁不知道你福王天天在府里开宴会,好美女,喝大酒?

    言官们每天参你的奏折都成堆!

    福王:沉迷美色我乐意?但这并不能代表我不靠谱。

    “孙太傅以为当年宁远之战,袁崇焕手里的大炮是从哪儿来的?”

    孙承宗听完,震惊到说不出来话。

    宁远之战,他当然知道。

    天启六年,老奴侵犯边境,一路横冲直撞,直至宁远城下,遇到在宁远驻守的袁崇焕。

    老奴给袁崇焕送信劝降,袁崇焕直接拒绝,誓与宁远共存亡。

    劝降失败后,老奴直接攻城,一连三天都被袁崇焕顶住,后者甚至还直接用红衣大炮给攻城军队造成了惨烈损伤。

    之后,老奴退兵,袁崇焕名扬天下。

    “红衣大炮竟然是福王送去的?”

    “不然呢,靠天启那个整天跟木头睡在一起的小儿搓出来么?”福王面带不屑。

    想想他为这天下操了多少心,这大明朝没了他,迟早得乱!

    孙承宗看着洋洋自得的福王,承认自己过去或许确实小看这位声名远扬的享受王爷了。

    只是,长期以来的忠君思想,让他依旧无法立马就认可福王的建议。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改换门庭对于当前这个时代的人,特别是孙承宗这种能为国家战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

    孙承宗脑海内两股意志正在不断交战。

    万般纠结下,孙承宗下意识想要把事情往后拖。

    “福王可先回去,容我考虑考虑……”

    然而,福王却压根不打算放过这个忠君爱国,而且能力极强的老头。

    哼。

    孙承宗,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他当即放出一个爆料。

    “今年年初,建奴在北方靠着俘虏过去的工匠,成功仿制出了红衣大炮,我可以给孙太傅时间,但建奴可未必愿意。”

    孙承宗听见这话,既震惊于建奴那边已经有了红衣大炮,又震惊于福王的情报居然已经延伸到了北方。

    福王见状,趁机把自己所知道的信息给孙承宗说了一些,给他灌输一种时间不等人的紧迫感。

    你孙承宗可以拖,但大明脱不了,天下百姓脱不了。

    你每拖一天,就有一寸国土被侵蚀,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你孙承宗,真的能眼睁睁看着这些事情无动于衷么?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对付孙承宗这种忠君的人,就必须要用更大一级的大明朝来压他。

    皇帝的候选人全天下到处都是。

    没了可以再换。

    比如说换成我福王。

    但大明朝可就这么一个,没了可就真没了。

    “我言至于此,孙太傅不妨好好想想。”

    孙承宗:你都拿大明朝来压我了,我还想什么想?

    他答应了福王的部分建议,愿意为福王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当然,是有前提的。

    他要求福王不得用暗杀等方式杀害崇祯皇帝,并且他孙承宗本人此刻还是崇祯的臣子。

    帮助福王,只是为了大明朝而已。

    福王自无不可,他对孙承宗忠于崇祯小儿根本不在乎。

    能给他服务就行。

    他福王,就是这么霸气。

    这一集的最后,皇晓明再次露出了他那标志性的“霸总”式笑容。

    只不过这一次,弹幕上有关“油腻”的弹幕就少了很多。

    取而代之的,是观众们的惊讶。

    “有一说一,我怎么突然感觉福王有点帅了。”

    “欸嘿!竟然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

    “有一说一,我感觉我对教主黑出感情了,还有些欣赏他这一集的表现。”

    (本章完)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9_9055/556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