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太史连
    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感,费经理问道:“苏东坡为何要阻止书籍出口?文化输出不是好事儿吗?既然《太平御览》是开卷有益的好书,为何还要严禁出口呢?”

    周至笑道:“因为《太平御览》这个百科全书严格说来,应该叫政治类百科全书。”

    “里边将华夏文明的政治组织体系,从理论到实际,从指导思想到建立方针,从最高层级的宫室,到最底层的乡老社首,都做了非常细致的描述,事无巨细都将来龙去脉讲得一清二楚。”

    “要是给《太平御览》换一个题目,完全还可以叫做——《和平时期大一统农耕型封建王朝建设管理从入门到精通》。”

    “不光光要防范高丽偷学,更可怕的是当时的高丽虽然号称中华小舔狗,却干着向辽国转手倒卖宋朝精品的生意,苏东坡要中央政府防范的,主要是这个。”

    “不过就连苏东坡自己的诗集,也给高丽人倒卖去了辽国,一册就能够换一匹上等好马,这辽国人的文化饥渴就好有一比……”

    “比什么?”费经理给周至这般讲述弄得兴味盎然。

    “跟国人十多年前追看《血疑》,《阿信》,《霍元甲》,《上海滩》……一模一样的道理。”

    “哈哈哈哈……”费经理笑得不行:“这么一说就完全明白了,辽人对苏轼诗词的渴望,就好像我当年等着看《射雕》的心情!哈哈哈哈完全懂了!”

    袁老师也给周至逗得忍俊不禁:“肘子讲得生动有趣,要是当老师,指定得学生喜欢。”

    “就怕聊得太远收不回来。”辜幼文微笑道:“让学生搭建出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保质保量完成课业,才是最重要的。肘子这种讲法,我怕时间不够啊。”

    “开辅修可以嘛。”袁老师很喜欢周至,竟然没看到辜幼文隐藏得很好的自得之意,在他老师面前还袒护上了:“古代诗歌鉴赏什么的……”

    “那没啥意思。”说他胖周至还直接喘上了:“古诗鉴赏留给别人开,我要开就开古代文玩鉴赏,古代美食鉴赏,古代手工技艺鉴赏什么的……”

    “诶?这些课好像也挺有趣,我历史系可以开啊?”

    “小袁你先把这几种纸给他讲完吧。”辜幼文笑道:“别给他带沟里去了。”

    袁老师笑道:“是,其实蜀中也常用竹纸,不过质量不算太高,最好的出在夹江,那是在经过张大千改造工艺流程之后。”

    “但是官刻水平绝对不下于余杭,蒲叔献督刻的《太平御览》,质量绝对上乘,历代学者皆视为宋刻精品。这是有千年公论的。”

    “咱们说回纸张。”袁老师将一扣建阳扣取出来:“这个应该是元末明初的建阳扣,特点是用闽地山椒染过,其纸色黄褐,厚薄得中,面平滑,背稍粗,夹有较多的草棍和毛屑。纸薄有光,抖之有响声。”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宋元麻沙版书,独用此纸两百年。”

    “那对我们学校有用吗?”周至担心地问道:“我们学校的宋元建版书籍应该不多吧?”

    “傻孩子,真当大学是象牙塔了。”袁老师笑道:“我们不能跟浙大换啊?他们可是急需这个。”

    “那我们能换到什么?”

    “很多都可以啊!”袁老师的眼神变得就跟偷到鸡的狐狸一般:“比如用于修复古画的几种老青绿矿料,以及朱砂墨锭,浙大就藏着不少,我知道最早有中唐的。”

    周至已经渐渐明白文物修复的难度了,要弄出个乱真的仿品隔着玻璃柜子让参观者看不出破绽来,那是最简单的。

    要真要修复得能够经历科学仪器的考验,从每一个细节全面地复原,从“修旧如旧”完全提升到“修旧是旧”的级别,那就真不是一般的难搞了。

    也就是国家实力强劲了,才有精力干这事儿。

    不禁摇头:“可实在是太难了。”

    “不能泄气啊。”袁老师批评道:“知难而上嘛!要是一点难度没有,反而没意思了不是?”

    周至笑道:“还说我心态好,袁老师你这心态,比我还好。”

    “那有什么办法?”袁老师叹息一声:“蜀大珍本好几仓库,看着着急有什么用?我这辈子也不可能修复得完。”

    “所以还是得靠你们年轻人赶快来我们学校啊。”袁老师说道:“只要你们愿意来,愿意继承这门技艺,我们当老师的,绝对倾囊相授!”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这个太史连,这个名词,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误会……咦?哈?!”袁老师翻动着剩下的两刀古纸:“这储纸之人也是个外行啊……”

    “这却又如何说?”周至顿时好奇了起来,感觉冷知识又开始发芽了。

    “其实修复界一直有一种误会,将好几种纸张混为一谈了。”

    “荆川出一种纸,叫‘太史纸’,太史纸就是毛边纸,色微黄;”

    “而连史纸又名‘连四纸’,‘连泗纸’,产地在闽地连城,是一种白纸。具有纤维细腻、厚薄均匀、纸面洁白、吸墨性能优良等特性,堪与纯白皮纸媲美,一出世就深受书画界喜爱。”

    “而连史纸中的上品,纸质光滑如油、温润如玉,有‘千年寿纸’之称。清朝康熙以后印书,采用这种纸的比较多。”

    “如《四库全书》、《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正谊堂书》等,都曾采用过这种竹纸。”

    “民国时期上海商务印书馆及中华书局常用‘上等连史纸’印书,杭州西泠印社的印谱,也多用这种连史纸制作。”

    “这个上等连史纸,在康熙朝的时候,就被称为‘太史连’。”

    “太史纸,连四纸,太史连,这三种纸因为名称相近,极易被人误会混淆。”

    “其实三种纸价值完全不同,乾隆五十二年春镌刻的桐柏山房节本《礼经会元》扉页左上角有个朱色木记,钤有一句话——‘连四白纸每部叁钱陆分、太史竹纸每部贰钱陆分’。说明同一版书,用连四纸印刷的,就要比用太史纸的贵上近三分之一。”

    “而用‘太史连’印刷的康乾书籍,一般都是‘国版’,那价值就更加不菲。”

    “肘子你来看,这里刚好三种纸都有,很明显,之前的收藏者将之当做一类了。”

    7017k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9_9912/478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