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扭头看去,却是一首楷书的诗歌:“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须满把金樽倒。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芳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文章里透露出一股“汝辈皆醉我独醒”的心理优势的味道,摆出一副看透世情,不思进取,还劝别人得过且过的心态。
“这诗好像还不多啊。”卫非说道:“讲的是珍惜时间让自己快活,不要去追求高官厚禄这些虚妄的意思吧?”
“其实写得有问题,这种歌谣其实很多,比如《红楼梦》里的那首《世人都道神仙好》,立意全都太次了。”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说到底,还是时时刻刻把自己摆在第一位,不管是选择做还是不做,不论是选择求还是不求,其目的,都是百分之百的为了自己。”
“所以黄庭坚如何看得上这种诗?会听这样的劝?”周至笑道:“黄庭坚幼年时做过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同样是劝人不要热衷名利,然而诗格高下立判。”
“哪怕是被贬,他也写下了《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这是何等的潇洒自在?”
“即便是写幽怀抑郁之作,那也是如《虞美人·宜州见梅作》里所写一般: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这才叫哀而不伤,平和依旧。”周至笑道:“这样的境界,却是写那首《一世歌》的人能劝的?”
“《宜州见梅作》,是周至你最喜欢的一首词吧?”张辛夷问道:“初中有一段时间老是听你念。”
“对呀,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何诗情说道:“初二那年学校书法大赛你就是写的这个。”
肘子给臊了个大红脸:“那个时候是不懂,纯粹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是因为这首词的韵律和书法非常契合,我脱贴写字的时候,发现写这首最顺手,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
“宋朝有个江西诗派,其中黄庭坚是创始人,主张学习杜甫,尤其是以杜甫到夔州,师风大成以后的诗作为核心。”
“黄庭坚以后,陈师道、陈与义也收他的启发,走上了类似的创作道路,影响深远,后人将他们称为‘一祖三宗’。”
“说起来杜甫在宋代黄庭坚当时,其实还并没有被如何推崇,达不到后世‘诗圣’的地步,这里边黄庭坚这学生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大家在流杯池旁享受了一会儿阴凉,接着往溪流上游走,从谷底到崖壁顶,沿着蜿蜒台阶而上,有几个平台错落其间,时而宽敞平缓,时而临崖高悬,这样的美景,既有自然美,又有音乐美,不能不说,黄庭坚真会选地方玩儿。
谷口还有一栋小楼,名为涪翁楼,位于流杯池旁,据说建于宋代。相传是北宋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谪居宜宾时,黄庭坚读书会友、挥毫泼墨之地。
小楼雀檐翘角,画梁雕窗。楼上为阁,楼下为廓,外形隽秀精美,楼栏造型典雅。楼正面涪翁楼三字匾额,为著名的“鲁迅三兄弟”里,老三周建人所书。
不过现在这栋楼明显是重修的,因为是一栋钢筋水泥的建筑。
好在据说是在涪翁楼原址上,依原楼图样重建的,从边上有《培修涪翁楼募捐功德》碑可以看到说明。
这里保持的天然的景致和园林,是古代文人造园时,崇尚依托自然山水理念的产物,可以想见此楼建成后,黄庭坚极爱此地,常邀约宜宾的文人雅士在此聚会。在这里以山水为友,与林泉相邻,让仕途受挫人生失意的黄庭坚得到了明月清风的慰藉。
在这风雅情境之中,黄庭坚留下了《安乐泉颂》、《苦笋赋》、《荔枝绿颂》等华章传于后世。
沿着石阶一路向上,来到山口高处一栋楼前,便能够见到山后的岷江了。
景色到此又是一变,平台上有一座小楼的台基,这里便是“吊黄楼”的遗址了。
传说黄庭坚喜欢在此欣赏江景,这传说倒是颇为真实,因为黄庭坚的诗歌里提到过在这个位置看到的岷江景色。
吊黄楼始建于宋代,到了清代又进行了重建,到了现在又只剩下了台基。
但是位置是确定的,那就是著名的“锁江石”。
“宋代有这样的工艺水平吗?”在废墟上看着下方丰水期里的岷江水面:“这也太宽了吧?”
“铁索横江只是个形容。”周至说道:“《宋史·刘廷让传》里边讲过‘锁江’这类设施的工艺:初,夔州有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三重,夹江,列炮具。廷让等将行,太祖以地图示之,指锁江曰:‘我军至此,溯流而上,慎勿以舟师争胜。当先以步骑陆行,出其不意击之。俟其势却,即以战棹夹攻,取之必矣。’”
“《大明一统志》里也有类似记录:‘锁江,在成都府城北,两岸大石屹立,昔因置鈇絙横截其处,控扼夷蛮’。”
“所以这种设施其实是用来保护港口用的,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将江湾用铁链拦截起来,让敌人的船只无法过度逼近湾内的港口城池,同时还能利用它架设浮桥,构成一道前出的防御线,而不是真的将整个江流横截,因为那样成本太高,而且毫无军事价值和意义。”
“走吧,我们去找找看,看看还有没有固定铁锁的痕迹。”
于是大家嘻嘻哈哈地下山,朝着江边走去。
江边石头上打出来的固定缆绳的“牛鼻子”倒是很多,不过也没法确定哪些是当年留下来的。
不过总体还是能够看得出来,湾子两侧都有不少的“牛鼻子”,如果真拿铁锁将之连接起来,架上浮桥和敌棚,真的就可以构建一所“水寨”。
张路有点明白了:“曹操赤壁之战前,将水寨修在濡须口,就该是类似的地形吧?”
(本章完)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9_9912/478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