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帝女权途 > 真公主
    黎武王十七年,腊月刚过,春意尚未在中原萌动,处在东南海域的南域一带就已经开始温度宜人了。

    这一年,黎王昔日强取豪夺的宠妃楚氏病逝,人之将死,她吐露了一个惊天秘密。

    那就是,黎王李奕与王后淳于绩夫之长女温华公主,并非亲生。楚氏对黎王和淳于王后恨之入骨,在淳于王后生产日,设计偷龙转凤,调换了淳于王后所生的女儿。也就是说,如今备受宠爱的温华公主,根本不是黎王和淳于王后亲生的女儿。

    可当淳于王后追问真正的温华公主下落何处时,楚氏哈哈大笑,用尽最后的气力说:“十七年啊,这十七年里,你们黎国的铁骑踏破了多少城门,让昔日的古州盟约名存实亡。我晋国宗室二百二十八人,一百一九男儿哪怕是稚童都被生生杀害在宗祠前,黎王好颜色,我和一众年轻美貌的姐妹成为你和你的臣子们的玩意。年老色衰的族人们沦为掖庭官宅的奴隶,受尽屈辱折磨。可怜我等女儿身,报不了国恨家仇。可是父债子偿,我也要让你们的女儿,受尽我们这些亡国之人的磨难。”

    说完这长长的一段控诉后,楚氏戛然而止,双目始终没有闭上。

    十五岁以前,楚氏是晋国名动天下的第一美人,是末代晋王的掌上明珠,享尽了一切荣华富贵。

    淳于王后与黎王少年夫妻,扶持着黎王从一个不受宠的公子一步步成为如今名震四海的黎王,其心智谋断,不输世间任何一个男子。

    饶是如此,在陡然得知这么一个秘密后,她也险些失去理智。

    楚氏将死之人,不会无凭无据就说温华公主不是她的亲生女儿。

    淳于王后的理智告诉她楚氏所言一定是真的,可她,如何能接受这样的情况。

    而更令她始料未及的是,在得到确切证据证明温华公主的确是被调换了后,黎国上下都传开了这件事。

    淳于王后在公主出生后只看了一眼就体力不支昏了过去,那天有楚氏刻意安排的刺杀案,还设计调走了淳于王后的心腹,至于其他人,都是楚氏精心收买或者威胁的人。公主出生后,除了几个楚氏的心腹,其他包括产婆在内,都很快“意外”身亡。

    但当时谁也不会想到真假公主的问题,更不会有人想到会有人这么胆大,敢调换掉真正的公主。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死的人基本都是产婆宫女这些本就地位低下的人,除了亲近之人,并不会有人在意他们的死活。

    淳于王后根本不记得公主有什么鲜明的特征,若真的有且记得,那她早就该怀疑被她抚养了十年的温华公主了。

    黎王和淳于王后本还想将此事瞒下,暗中派人去寻公主。然楚氏比他们想得还要绝,她早就做好了谋划,将真假公主的事宣之于天下。

    根本来不及阻止。

    当年可能涉及到公主下落的人基本都已经死了,唯有的几个经过严刑拷打,也由于并非核心人物,得不到有用的消息。

    唯一有用的消息,可能就是真公主疑似被交到了一个操着匈奴口音的人贩子手中。

    匈奴泛指石玉关以北的草原民族,当然草原上除了匈奴还有东胡楼兰乌桓鲜卑等民族,只不过匈奴的实力过强,就如在中原,从前诸国林立的时候,“中原人”还是一个泛称,而今已经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称中原居民为“黎人”。盖因如今的黎国,以气吞山河之势席卷诸国,隐约形成大一统之势。

    作为草原上的霸主,匈奴人无疑是强悍的,他们是长在马背上的民族,善骑兵,啖饮牛马血肉,体格强壮彪悍。而他们又野心勃勃,数百年来,在边境发动过无数次或大或小的侵略劫掠。若非中原有更先进的兵器,有不断发掘三军潜质的兵法名将,有绵延不绝的千里城墙,恐怕还真不一定能将匈奴抵挡在石玉关外。

    匈奴的男人尤其喜欢柔美温婉的中原女子,每每劫掠一个地方,总有数不清的女妇受难。有时候,他们会将美貌的中原女妇抢回匈奴。还有很多深陷匈奴的人,是被贩卖过去的。

    他们学着中原,在草原上开设青楼楚馆,里面有英姿矫健的匈奴人,有美艳绝伦的异色胡人,还有很多柔婉端庄的中原人。

    淳于王后在六年前又诞下了一女阳溪公主,生下阳溪公主时,没有楚氏的刻意设计,淳于王后最忠心的心腹都在左右,她本人也生产颇为顺利,因而阳溪公主的身份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阳溪公主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外貌,年仅六岁,就已经粉雕玉琢,美得不可方物,不难想象,真正的温华公主十有八九,也是一个十分美貌的姑娘。

    但她才十岁,即便真的不幸沦落到匈奴的烟花之地,应该也还没受到什么伤害。

    淳于王后日日向上天祈求,祈求她的女儿能平安健康,不要遭罪。

    同时,一场寻找温华公主的行动,明里暗里也大张旗鼓地开始了。

    除暗中派往各地,主要是去匈奴的亲信。黎王还向全天下下了一道旨意,无论是谁,只要能找到温华公主,一律赏以万两黄金,加官进爵。

    很长一段时间,各地都在仔细盘查十岁左右的女孩,尤其是那些出身信息不够详尽,有点姿色的女孩。

    若是我就是温华公主该多好。

    这也是无数小女儿诚恳的心愿。

    一朝麻雀变凤凰,谁不希望?

    旧乾国边境,以五岭为界,以南地区直至南海,统称南域。

    乾王禧五年,以大将军云光为将发兵三十万攻下冶越、苍梧、惠漳三城。

    十三年前,乾国末代王乾王恪受降,从此一应土地尽归黎国。

    苍梧城,也成了如今的黎国最东南的国土,向东向南皆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当黎王寻真公主的告示贴到苍梧城的时候,据真相揭发已经过去了快十天。

    苍梧城的城主下了命令,以乡镇为单位,要所有九至十二岁的女孩,无论是在户籍还是黑户,都必须分批次去城中的衙署验明身份。

    肩膀上有没有一块暗红色的胎记。

    淳于王后花重金从民间请来了一位据说有“催眠”能力的异域大能,不惜涉险己身,以催眠的方式,试图回忆十年前她生下女儿后,那匆匆一眼中有没有什么特征。

    据说“催眠术”反复了很多次,花了好些天的时间,几次淳于王后差点就走火入魔了。好在,她想起来了。

    一个十岁左右,肩胛处有红色胎记的女孩,这样的范围,就缩小很多了。

    “天呐,我都说了,我没有那啥胎记,跟我阿母长得都是一个模子雕出来的,里正不听啊,非要我去衙署里。”

    小景村是个靠近海边的渔村,这里无论男女老幼,都以打鱼养蚕为生。大丫今年正好十岁,在村里她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好姐妹,每每闲下来,姐妹几个都会坐下来聊聊天。

    大丫生得黢黑,五官甚至称得上难看,和她那在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娘至少有七分相似。旁的秀丽的姑娘,还能做做梦,幻想自己就是那被偷龙转凤的公主,可她只瞅了一眼河水里倒映出的模样,就撇了撇嘴,得,连做梦都不敢做。

    能认清这一现实的,同样还有大丫的几个小姐妹们。相比于有那么亿中之一的可能性成为公主,她们更在意的是,小景村太偏远了,往来城里最起码要花个一天的时间,还是花铜板坐小舟的情况下。浪费钱不说,现在春耕时节,家家户户都忙着田里的功夫,她们出去一天,就要耽误一天的活计。像润这样家里有几分家底,兄弟较多的家庭,作为女孩她虽然很少需要下地干活,但她也有要做的事,她要早起喂猪喂鸭,白天烧好茶水和饭菜,给在田间辛勤的父兄送过去……

    但是城主的命令谁也不敢反抗,里正更是一早就挨家挨户通知到了,并且将名单呈了上去。村里需要去的人家一合计,干脆和周边几个村子一起包了只船,这样算下来每家还能少花点路钱。

    大丫晕船,她拉着润坐到了船头。划船的老翁也是小景村的人,大丫喊他一声周伯,“人都到齐了,咱们什么时候走呀?”

    周伯手持划桨,笑嘻嘻地说:“老鱼家的莫急,还有一位小贵人未到呢。”

    小贵人?

    能被称为“贵人”的,肯定不是她们这些渔夫佃农的子女,可别说小景村了,就是整个江凤镇,能被称为一声贵人的小女郎也没几个啊,就算有也不会跟她们挤在一只小船上,咦不对,大丫张了张嘴,“是不是……”

    话音未落,就见面前的周伯忽然眼睛一亮,诚惶诚恐地下船亲自将来人迎了上来。

    这是个身量颇高的小女郎。

    其体态匀称,虽不似世家养出的千金那样纤细柔媚,也跟大丫这样常年劳作的村姑小女郎沉重不一样,颇有一番挺拔如松的飒爽之姿。

    尽管这看起来就与众不同的小女郎戴着帷帽,但大家都还是第一眼就认出了她。

    然后,所有人都激动了。

    “曦君,真的是曦君啊,”大丫激动之下,竟然双膝扑通,直接跪在了船上。“曦君,大丫不知道您今天要来,早知道一定会把热馍留着留给您。”

    曦君——君寰宇笑着拉起了大丫,又随手摘掉了帷帽,露出一张极为稚嫩的小脸,“你呀,我都说了多少次了,见面不要总跪来跪去的,折寿。”

    总有一天,她会坐在那个位置上,接受所有人的朝拜。

    但并不是现在。

    大丫泪眼婆娑,小时候她就是君寰宇的跟班,前几年天灾不断,要不是君寰宇,他们一家都要被冻死在那个百年难遇的冷冬深夜了。雪中送炭的恩情,她今生今世都无以为报。

    而这个船上,几乎所有人都承过君寰宇的恩情。

    恩情太重,以至于她们早就不知不觉间忽略了,他们当成天女莅凡一样的恩人,其实也才和她们一样大。

    君寰宇笑笑:“和你们一样,我也要去城衙署验身啊。”

    大丫恍然,是啊,曦君比她还小两个月呢,只不过曦君是天女下凡,生来就跟她们不一样。

    “曦君,您一定就是黎国的公主。”

    其实,大丫等一众女郎的世间观里,并没有“公主”这个尊贵身份的具体概念。她们没读过书,也没出过远门,接触过最高贵的人也只是城里官员家的千金,也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根本连与之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她们只知道,公主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女郎,因为她们有天底下最尊贵的父母。

    而曦君,在她们心里,就是天底下最尊贵、最值得敬重的人。

    君寰宇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但她也知道这些女郎都是出于对她的爱戴才这么说的,因而并未多说什么。她转而交代起了女郎们一些注意事项,黎律严苛,稍有不慎就会触犯律法,尤其是在繁荣的城里。偏在普通老百姓中,连识字的人都寥寥无几,别说有人专门讲解律法了,甚至于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这次去城衙署,女郎们多多少少都是有些畏惧的,生怕不留神触犯了律法,冲撞了贵人,还好曦君愿意给她们讲讲。

    曦君真好啊。

    小舟划划停停,终于在晌午前赶到了苍梧城城衙署。按理说午时该是休息的时候,但看着在城衙署排得长长的队伍,和队伍里尽是小姑娘的景象,显然,官吏们正在加班加点。

    君寰宇的户籍落在小景村,点到小景村后,君寰宇和其他的小女郎们一起进了衙署。有官吏一一过来核实她们的身份。

    “楚曦,生于今黎王七年正月,今十岁三个月,为江凤镇小景村人,父为……”

    听到官吏说到“身份无疑”的时候,君寰宇勾了勾唇角。大丫是第一次见到城里的官吏,本来紧张地不行,突然听到说到君寰宇父母祖父母皆为江凤镇土生土长的人时,她愣了一下,她不是记得,曦君的父亲是从北地逃难至此,而后在小景村扎根的吗?

    正疑惑时,大丫的手忽然被轻轻碰了一下,她回过神来,看到曦君淡漠的小脸,她悄悄挠了挠头,应该是自己记错了吧。

    待核实完身份户籍,几个小景村的女郎又被带领着来到衙署后院的一个房间。

    房间闭着门,两个婆子冷冰冰地说一声“冒昧了”,就动手一一掀开女郎们肩上的衣服。

    她们得了命令,是要看肩膀处有没有胎记的女郎。这几日已经看了成百上千个了,早就深熟于心。王后的公主怎么着也是个水灵灵的美人,当看到容色截然于其他姑娘的君寰宇时,婆子眼睛一亮,满怀期待地掀开衣服。

    “也没有啊……”婆子叹息一声,怏怏放下。

    小景村并无疑似温华公主之人。

    这个结果出来,女郎们一开始没有期待,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失落,只是急促着赶紧回去,还能在天黑前回家里,不至于摸黑着爬到床上。

    走出城衙署的那一刻,君寰宇抬头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蓝天。她轻轻吐了口气,恍惚间想起了上一世也是这么一天,她那时正处于激动中,何曾注意到是晴天还是乌云。

    “上一世”的此时此刻,她应该正被婆子领着去见城主敖金。身边的同龄人也都对她充满了惊讶和羡慕。但那时她身边的同龄人,却没有大丫,大丫死在了几年前的一个冷冬。

    她是上天眷顾的人,是独一无二衔着国运重生的人。而她身边的人,也因此有了得以改变生死的机会。

    她身负国运,重活的这一世自然要活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上一世,她就是在这一天,得知了自己乃是温华公主的事情。她在憧憬中踏进了前往奉京的路程,又在那座豪华的深宫中见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她成了淳于王后捧在手心的女儿。

    但是在成为万民供奉的公主同时,也意味着将要承担为国为民牺牲一切的责任。

    这是整个黎国王室的宗训。

    君寰宇从不怨恨自己成为温华公主后所承担的责任和做出的牺牲,她只是遗憾,大厦将倾,她乃至整个黎国王室数百年的努力,都在天下动乱中变得毫无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01_101870/71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