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帝女权途 > 父楚山
    这片大地已经动乱了两百余年,自江末以来,群雄并立,拥兵自重者纷纷割据为王。历经数年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局,最终以三河二江七山为界,分出了十个邦国。

    黎国是幸运的,自黎文王以来,重视改革变法,唯才是举,唯贤是用,率先打破了黎国境内世家掌权的局面,后经黎宣王、黎孝文王两代父子的殚精竭虑,使黎国迅速繁荣强大,隐隐成为十国霸主。黎孝文王晚年,因储君问题爆发了内乱,好在黎孝文王之孙李奕,也即如今的黎王奕手段强硬,加之淳于王后的全力扶持,最终使得黎国内乱安然平息,黎王奕继承大统,他有着并不比前几位英主差的雄才伟略。

    他在位期间,先后荡平晋、乾、越三国。十国唯今只剩七国,唯北江、宁二国方有一较之力。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江朝末年以来,天下历经百年战乱,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偏世家根基深厚,纵有雄才大略者也难以实现统一大愿。

    离王奕倾其一生,与淳于王后周旋于世家和诸国之间,终成大业。

    可,终是创业容易守业难。

    对于那个一手毁掉了离国数百年基业的男人,君寰宇已经记不大清他的容貌。记忆中只有他伏低做小的样子,可谁能想到那样一个唯诺谨慎的人,最终会做出杀父鸩母,屠灭兄弟手足,将满朝文武焚于奉天殿这种天怒人怨、自毁长城的残忍又愚蠢之事。

    在位仅仅七年,大黎数百年的基业便被毁之一炬。

    天下因此再度陷入战火纷飞中。甚至于比江朝末年时还要动乱。

    因为那时,好歹只是王朝分裂,内乱争斗。北方的游牧民族尚未崛起,而在这百年间的诸国割据中,草原上的民族也迅速扩张崛起,其中尤以匈奴最强。

    匈奴人是多么觊觎石玉关以南的这片富饶之地,君寰宇比任何人都清楚。

    同时,她也比任何都清楚匈奴的残暴嗜血,野蛮荒芜。

    天下大乱,匈奴挥兵南下,无数平民百姓惨死在匈奴的弯刀之下。

    若说上一世的最后,还有什么能让她感到慰藉的地方,便是顺室君臣在收拾旧山河后,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将匈奴重新驱逐于石玉关外。

    不断加造的万里城墙,也使得胡人心生惊惧,不敢南下而牧马。

    但这还远远不够,匈奴一日不除,北方的臣民便无一日真正的安宁之日。

    当然,眼下考虑这些还为时尚早。

    君寰宇在日落前回到了小景村的家里。

    她的家是小景村西面的山头最大的一座宅子。

    昭和寻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主上。”两人同时走过来,寻松了口气,“您这一路可还顺利?”

    君寰宇:“不过是出去一天,你们二人不必如此担忧。”她笑了笑,“论起武艺,我也并不输给你们啊。”

    昭一脸严肃地道:“主上天赋异禀,昭不才,纵是长了主上几岁,同样的学法,也不如主上武艺精进。但若主上遇到危险,昭定以命相护。”

    君寰宇的眼眶微微湿润,昭是她随手救下来的奴隶,一片赤诚举世罕见。上一世她本该有机会成为名震天下的女将军,却因为追随她,最终无名无姓地成了草原上的一缕孤魂。

    这一世,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前一步,将本该被兄嫂卖出去的昭买下救出,比上一世提前了整整五年。

    昭是属于沙场的鹰,生来就该号令三军,雄战天下。顺室冯拘有天将郑无羁,可为他扫平南北,征战无数。她亦有昭,昭之诚心,昭之天资,亦可成为她的名将。

    她心中热动,上前一步抱住昭,“好昭,我何曾有幸,今生能有你这样一位栋梁之材在身侧陪伴。”

    昭轻笑:“得遇主上,才是昭一生之幸。”

    寻垂手于一侧,见此故意煞风景:“主上,我虽然是个男子,不能和你拥抱,但你也别太厚此薄彼,这不是故意酸我吗?”

    君寰宇松开手,颇为无语,明明在生理年龄上寻是他们中最大的,有时候却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

    还都拈酸吃醋起来了。

    “主上……”寻还想说什么,结果她的主上忽然也伸手抱住了他。

    君寰宇怎会在意这些所谓男女大防的繁文缛节。她扬眉:“谁说我不能抱你了,前程如征途,昭是为我披荆斩棘的利剑,你是为我平安畅通的宝马良驹,缺一不可。这下总不能说我厚此薄彼了吧。”

    寻的脸红了,憋了半天也知怏怏一句:“主,主上注意点,男女授受不亲。”

    她眼里若是有那点世俗的男女之分,那就真的辜负她身上的国运了。

    三人说话之时,一阵重重的咳声从房间里传来。

    寻脸色一变:“主上,楚先生的病越来越严重了。”

    “我去看看他。”

    楚山抚养了她两世,可惜两世的养父女情分,最终都要分道扬镳,化为仇恨。

    楚山是楚姓段氏,本名段山,是晋国出质黎国的宗室子弟。年少时他与淳于家的大小姐淳于绩夫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然淳于绩夫属于大黎国的王后。

    晋国亡后,楚山得淳于王后求情周旋,留下了一条命,楚氏宠妃的狸猫换太子之计,他也助力其中。

    按照计划,他们本打算将公主交给匈奴的人贩子,让她从小就承受非人之难。

    但是看到襁褓中的公主,楚山心软了,这是他心爱之人的女儿。纵使隔着家国仇恨,他也始终难以割舍内心深处的那份情。

    他再次调换了本已交给匈奴贩子的小公主,带着她远走高飞。

    原本大黎朝覆灭后,曾被大黎灭国的其他诸国纷纷死灰复燃,在各处割城据地,冯拘起于微末之身,乱世之中知人善用,敢闯敢拼,最终一步步成为各方势力中最强的那一个。短短几年,就收复了大部分的势力。旧势力中,唯后晋实力最强,让冯拘寸步难行。

    而后晋之强大,盖因有着智囊无双的楚山。

    楚山武功高强,又极为谨慎,冯拘多次派人暗杀,没一次成功的。

    她是当时唯一知道楚山弱点的人。

    当年晋国亡,淳于王后念于旧情虽留下了楚山的命,但她也知道楚山的本事,有朝一日一旦有机会,他必定会成为大黎的心腹大患。于是,她在楚山身上下了一种蛊。

    淳于王后的母亲出自南域,善蛊。

    蛊虫入体,每十日楚山都必须饮下蛊主的指尖血,否则必死无疑。

    淳于王后是想着,有生之年她可以庇护楚山,也能控制楚山。但若她死了,对大黎有危害的楚山无人压制,也必须得死。

    楚山中蛊后,却没有放弃。他想方设法查到了淳于王后之母的来历及部落,竟然还真让他找到了可以压制蛊虫的法子。

    但也只是压制。

    这也是为何,当年楚山会带着她前往南域之地隐姓埋名的原因。

    淳于王后在她出嫁前,告知了她有关蛊虫的秘密。也让她知道了,楚山所压制的蛊毒,只要蛊主不解,就永远不会消失。而且,她还知道如何诱发蛊毒。

    彼时后晋与大顺分庭抗礼,君寰宇那时飘零半生,心思见地远非昔日渔村的村姑、深宫的公主。她看得清天下局势。后晋一旦得胜,姑且不说曾灭了晋国的黎国百姓会遭到怎样的灭顶之灾。后晋持士不为黔首之策,世家势力根深蒂固,贫民百姓将再无出头之际,天下便真真要彻底成为世家之天下。

    反观冯拘统领的大顺,起于黔首,重民与法度,便比旧世家大族所扶持的后晋强上千万倍。

    她选择诱发激起了楚山的蛊毒。

    楚山一死,后晋失去肱骨,大顺最终取得了胜利,一统天下。

    后悔吗?

    身陷大顺死牢,吃着魏衍给她送来的断头饭时,魏衍问了她这么一个问题。

    她笑,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

    可以你与楚山君的情分,若后晋得势,你必不会有如今刀斧加身之结局。

    大顺收复天下,对昔日祸乱天下数百年的诸国后裔们展开了清算,此为顺应民意,也为斩草除根。

    黎国后裔温华公主,虽与大顺建朝立业有功。可惜,她是黎国后裔。冯拘厌她倨傲冷淡,无妇人柔肠,会引来天下妇人效仿,也不愿留这么一个妇人在世间。

    魏衍是她所结识的顺室谋士中唯一没给她求情的,却也是唯一来送她最后一程的。

    魏衍之谋断,堪比上一个百年乱世里的四君子。

    冯拘能有今日,绝离不开魏衍的出谋划策。

    楚山蛊毒毒发死后,也是魏衍一一谋算,让冯拘轻而易举击破了后晋。

    其实楚山对她很好,亲生父亲也不过如此,可惜立场不同,他们之间天然存在仇恨。

    “阿父,”她喊了一声,侍奉楚山喝下了今日的汤药。

    楚山缓了许久才止住今日的咳嗽,半眯着眼望着床边的君寰宇,半晌他忽然哈哈一笑,又牵起一阵剧烈的咳嗽。

    “果然,果然啊!”

    他早就有怀疑,如今不过是坐实罢了。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从一开始就知道。”

    她顿了顿,望着床上重病缠身的男人,“阿父可知,这世上有一种人,生来就有记忆。”

    楚山沉默了好一会儿,“你从小过目不忘,我只当是你如你娘那般聪慧。”

    他竟没想到,原来过目不忘的人,连刚出生的记忆都有。

    君寰宇的意思其实并不是这个,她生来的记忆是自己切身经历过的一世,不过国运赋她,有了时光回流,重新来过的机会。

    但也没必要解释这些。这是她的秘密,此生无论是成是败,结局如何,这都是她要带进坟墓里的秘密。

    楚山盯着她:“为什么?”

    “阿父说什么?”

    楚山:“你明明知道自己的身份,这几年明里暗里做了这么多事,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做回属于你的身份,而今黎王室广宣天下寻找你,你却仍刻意隐瞒。你是不愿意做黎国的公主吗。”

    床边的案几上摆了一盘君子兰,君寰宇每日都会亲自浇水,闻言她放下了水壶。

    她看向楚山,稚气满满的脸上挂着不合年龄的漠然。

    “阿父,无论你信与不信,我很感激因为你和楚夫人的偷龙转凤之计,让我生来就得以离开王宫内院。公主很好,我也愿意做,但并不是现在。”

    犹记得重生前的那一世,在最初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她怨恨过。童年的生活虽然衣食无忧,楚山待她也尽心尽力,视如亲生,但他的确是害得自己与亲生父母分离的祸首之一。离王和淳于王后都那么疼爱她,可是自己生生空缺了那十年的父母亲情,焉能无怨。

    但也正是特殊的童年经历,让她与一板一眼受上书房的师傅教导长大的王子皇孙有截然不同的见识和思维。

    列国皆以弱而亡,独黎国亡于强。

    天下人疯了不成?江山好不容易一统,天下太平,将士们终于可以卸甲归田。若说诸国余孽及被清算的世家为了恢复往日荣光图谋造反尚能理解。庶民呢?一群土里刨食的黔首,他们为何要举旗造反,最后竟是那出身寒门的冯拘领着一群歪瓜裂枣的庶民夺了天下。

    这是顺代黎后,许多人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的事情。

    她目睹了从黎国覆灭到顺朝建立的全过程。若站在黎国统治者阶层的角度,她输得心服口服。

    冯拘固有帝王之才,善任人才,心志坚毅,但是根本原因,却是他洞察到了庶民的诉求,将庶民的利益和己身紧紧绑在了一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只可惜,上一世她处处身不由己,待明白天下之势已经晚矣,徒留满腔遗憾。

    其实在君寰宇三岁的时候,她就在考虑要不要找个机会提前认祖归宗。那年离王南巡的车架经过苍梧城,她有很多机会可以确保自己顺利认祖归宗。她想了很久,还是决定放弃。

    黎国公主的身份有利有弊。父王虽不会让她的地位高于几位王子,但一旦自己表露出才华,惜才的父王一定不会把自己当成普通公主。只是在礼法和宗规下,哪怕她有比肩国相的才能,也基本不可能现于人前如她的兄弟们那般光明正大地行权议政。她的抱负或许会实现,但也只能通过她的父兄来下达行令。

    毕竟,黎国的前朝已经有一位“干政”的女子了。淳于王后对黎国的一生可谓呕心沥血,一度连离王都难争其光华,就这样还被朝中不少老顽固所置喙,指其“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

    淳于王后的权势已经动无可动。若是这时淳于王后的女儿也表现出了对权政的追求,焉知那些老顽固不会将一个刚出头的小姑娘的追求扼杀在摇篮中。

    一个普通的庶民身份,很多事情做起来反而没有那么多的桎梏。

    君寰宇想念她的父王和母后,或许是亏欠,当初她回到王宫后,他们给了自己无数的关爱。尽管后来,为了黎国的利益,她被迫和丈夫和离,远嫁匈奴。但以一己之牺牲,就能换来短暂的和平,让边关的将士和平民少留一点血,多一份安乐,就足以对得起她的身份。

    只是有一件事让她心中始终难以释怀。黎国祖上本是江朝镇守一方的持节都督,家学渊源,虽直至她太爷爷的太爷爷那一代才改称为王,但有着先前的积蕴,族系繁茂。至她父王李奕这一代,五服内有数十个兄弟姐妹。她的父王除了她和阳溪,还有五个儿子,可是除了长兄李昴,其他的几个兄弟无一例外都是花团锦簇的公子哥。

    长兄李晟自幼便被立为太子,他文武双全,又仁义恤民,本是众望所归的守成之君,君寰宇对他也极为敬重。

    相反另外几个兄弟。君寰宇一直想问一句凭什么。就因为他们是父王的儿子,所以未立寸功就能封侯为官?若只是平庸便罢了,他们还贪懒无度,为国之蛀虫,在出了李营这等夺权篡位、残暴无道的暴徒之后,他们竟是连聚在一起反抗的能力都没有,李营甚至都没有动手,只是略作挑拨,都能让他们自相残杀,死得可恨可悲。

    如果这一世她的夙愿能够实现,那一定会如从前那般爱重自己的父母和长兄。至于那几个于国无用的家伙,她也会让他们实现身为王之子的价值,做富贵又逍遥的王侯?想都别想!

    君寰宇如今的生理年龄虽然才十岁,这本该是一个让人很难信服的年龄。但如今不仅小景村,方圆百里都无人不识,谁不心甘情愿地称呼一声“曦君”。

    她有国运赋予的超乎这个时代的学识。

    她的肉身死在冯拘一统天下的那一日,灵魂却奇迹般地飘向了大海深处。大海的深处比深夜还要漆黑、冰冷。她不知道在大海里究竟飘荡了多久,久得仿佛没有了时间概念。第一抹光亮出现的时候,她的灵魂也从浑浑噩噩中清醒过来。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01_101870/71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