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桃花神的凡间一世游 > 第46章 欲结两姓之好
    张大山口中的木棉名叫李木棉,是楚州辖下清水县青河镇李家圩子的村民。

    李家圩子如同村名一样,整个村子都姓李,只有张大山张大壮这一户外姓人是逃难过来落户的。

    最初的时候,张大山的爹张继祖带着一家六口人来到李家圩子的时候,村长还不愿意给分地,直到张继祖带着张大山和张大壮弟兄俩上山猎了一头野猪,分给了村长整整一条猪后腿,村长才在山脚下划拉了一处宅基地给张家,还顺便给了山脚下的几亩薄田。

    就这样,张继祖带着张大山的娘朱巧儿,并上张大山张大壮哥儿俩,再加上自己的爹娘,一家六口人算是在李家圩子落了户。

    张大山家的宅基地是村里最外面的一家,紧挨着后山。这对于普通村民们来说,实在不是个好住处。

    李家圩子的后山叫鸡鸣山,山如其名,长得像一个清晨站在大石头上鸣叫的大公鸡。

    鸡鸣山与栖梧山毗邻,山上郁郁葱葱,物产丰富,枝林繁茂,这也意味着山间野物多。

    村民们害怕有凶猛大兽之类的下山祸害,就不愿意在靠近后山的地方安家。

    但是张家是一门猎户家庭,靠近后山反而方便了他们打猎,也不必顾忌收获颇丰的时候惹来其他村民眼红,直接从山上拖进了自己的院子就行了。

    李家圩子世代以农耕为主,待到农闲时或是有时令短工期到来的时候,就基本上倾巢出动去做工,挣些铜板贴补家用。

    靠近鸡鸣山与栖梧山交界处就是皇商李家的茶园,每年春茶和秋茶上市之际,李家圩子的女人们就会结伴去李家茶山采茶。

    张家只有朱巧儿一个年轻女眷,按说单靠着张氏父子三人打猎营生,也不需要朱巧儿去做工赚钱贴补家用。

    但天有不测风云,张继祖这日打猎时不幸踩到了自己之前装的忘记收走的一个捕兽夹,腿虽保住了,却要将养一段时间。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是在这捕猎最佳的秋季,对于一个猎户来说,养完伤腿基本上就要猫冬了。

    张大山才将将十五岁,张大壮也就十三岁,没有了老爹的带领,张家是万万不敢把两个孩子独自放上山的。

    于是,全家围在堂屋里商量了半宿后拿出了个章程:张继祖在家好好养伤,由张家两位老人照顾;张大山继续去山上放捕兽夹,但是不准进深山;张大壮去镇上寻一个短工,实在找不到短工活计就去做个学徒学门手艺也行;朱巧儿则跟着村民们去林家茶山上收秋茶。

    张家作为李家圩子的外姓人,一般情况下跟村民们鲜少有交集,这下子朱巧儿要去茶园做工,就有些犯了难。

    收秋茶和收春茶一样要抢工期,林家茶山虽说希望做工的人越多越好,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门槛,朱巧儿得找到一个以前去过茶园的采茶女引荐她。

    于是,朱巧儿就拿着一条腌制的野味去了隔壁的村民家敲门。

    “哟,这不是他张家婶子吗?”

    开门的是一个年约三十的妇人,妇人着一身老蓝色的粗布夹衣,面容生得清秀,虽年岁不算大,但是却因为过分操劳,脸上呈现出早衰的疲惫态。妇人开门时的一脸戒备因为来者是个女人而松懈下来。

    朱巧儿有些局促:“他婶子,我这贸然上门打扰,实在是不好意思,哦,家里做了些腌肉,都是孩子他爹上山自己猎来的,我拿来给你尝尝……”

    姚桂花的视线落在朱巧儿手中的野味上,不由得咽了咽口水。庄户人家平时很难吃上肉,不像猎户人家,虽然过得也清苦,但与普通的土里刨食的农户相比起来胜在不怎么缺肉吃。

    “娘,是谁来了啊?”

    院子里传来年轻姑娘的清脆声。

    “哦,木棉啊,你快过来,是你隔壁的张家婶婶来了,你快去烧点水给张家婶婶冲碗糖水。”

    村里人对待贵客的方式之一就是冲泡一碗糖水,姚桂花见朱巧儿是拎着礼物上门的,所以也相应的以贵客之礼招待了朱巧儿。

    姚桂花安抚了院子拴着的两条大狗,就引着朱巧儿进了堂屋。

    姚桂花是个寡妇,她的丈夫在几年前病逝了,她一个年轻女人家没有改嫁,而是服侍公婆为他们养老送终,还拉扯大了一双儿女,这在十里八乡也是为人称道的。

    有道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姚桂花的公婆去世后,她就养了两条凶猛的大狗,为了怕有人给狗子下药,她每日都把狗子喂得饱饱的。而且在夜晚,也是留一条狗子在院子里,另一条关在堂屋里,这样即使有人对院子里的狗动了手脚,屋里的狗子也能保全。

    姚桂花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叫李木棉,刚刚十三岁。小儿子叫李鹤,比李木棉小两岁。

    姚桂花母女是每年春茶和秋茶农忙时节都要上林家茶山的,往年公婆在世时,母女俩留着李鹤在家还有两位公婆帮忙看着,可是清明后,两位老人先后离世,这一季秋茶的采收实在是让姚桂花为难。

    若是母女俩留下一个人在家看着小儿子,就势必要少挣些银钱,但是若母女俩一同去茶山,小儿子一个人在家又实在是不放心。

    朱巧儿的敲门对姚桂花来说,实在是解决了她的困扰。于是两家约定,姚桂花母女带着朱巧儿上茶山,张家老人帮忙带手照看一下李鹤。

    村民之间就是这样淳朴的相互搭把手的交情。

    朱巧儿和姚桂花年岁相仿,两个女人搭伴儿去过茶山后,便成了好姐妹,时不时的我家给你家送一碗兔肉,你家给我家一盆水煮花生。

    李鹤也时常跟着张大山去山脚下放一些简单的捕兽夹,偶尔也能猎到一些兔子山鸡之类的。

    若说两家交往后最大的变化是张大山和李木棉。

    李木棉虽是庄户人家的女儿,但是生得眉清目秀,鹅蛋脸,柳叶眉,小巧的鼻子,微微有肉的嘴唇,再加上大大的杏核眼顾盼生辉,实在是妥妥一个美人胚子。

    张大山时常看着李木棉出神,李木棉发觉后就面颊绯红,两个年轻的孩子彼此间心照不宣的暧昧着。

    两家大人也有心让两个孩子结亲。

    朱巧儿想的是,自家是外姓人,家底也不殷实,又养了两个儿子,要是想给两个儿子都说到可心的亲事还真不太容易,难得张大山和李木棉两个孩子彼此有心意,作为男方父母自然是乐见其成。

    姚桂花想的就更简单了,她一个寡妇千辛万苦的拉扯大两个孩子,闺女要是能嫁在眼跟前,还能帮衬帮衬自己。再说了,自己跟朱巧儿也算是姐妹,张大山这孩子也算是知根知底,木棉要是嫁过去万万不会受委屈。

    就这样,两家欲结两姓之好。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07_107326/235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