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远东1912 > 第20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
    经过与克钦人的一场激烈战斗后,终于起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缅北地区的各路武装力量似乎都感受到了强大的威慑力,纷纷安静了下来。然而,江城经济区这边却依然如往常一样,烟土买卖依旧热火朝天。如今,手头拥有大量资金,却不知如何花费。账户上静静地躺着一千多万英镑,仿佛在嘲笑人们的无所适从。

    李定南和经济区的领导班子一番商议决定兴办教育,人才对于一个地区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毫不夸张的说“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核心的要素,优秀的人才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区域要想发展壮大,首先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要积极探索人才建设的新举措,新路径和新方法,不断强化人才建设,为区域发展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

    教育之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然而,如何有效地推行教育,却是一道难题。在此种情况下,免费教育在我们的故乡并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早在 1912 年,逸仙先生就已经强调了要实施免费教育,当时的国府教育部更是明确规定,初级小学、师范学校以及高等师范院校都不收取学费。甚至后来各地的军阀和凯申同志也曾经高喊过要实现免费教育,但最终都未能成功。究其根本原因,无非就是一个“钱”字罢了。更何况如今,老家的各路军阀们正忙于争抢人口、抢夺钱财和争夺地盘,谁还有闲心去兴办教育呢?

    在这个时代,人们依然秉持着尊师重教的古风遗韵,对于教育和教师持有极高的尊重与敬意。这里并不强调无私奉献的观念,而是注重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关系。教师们也不会因为说错一句话而遭到家长的越级告状或者威胁恐吓。那些动辄以拨打各种热线电话来吓唬老师的不良家长行为,更是罕见至极。整个社会风气良好。家校关系和谐稳定,共同致力于培养下一代的成长与发展。这样的环境让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学生们能够在健康积极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当然这里师生和谐的主要原因是精英阶层对教育的重视,这和打电话吓唬老师家长所处的阶层是不一样的。

    教师更是识字的知识分子,而且还是高一级的知识分子,师资可不便宜,单单是师资,就是一大笔开销。

    这年头的老百姓连生存下去都是个问题,哪里还有多余的钱交学杂费?

    总之,这个时代,带着浪漫气息的小资生活只属于极少数无病呻吟的云中鹤之流, 毕竟谁在意贱民的生与死。

    江城经济区,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二十几万百姓。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身份,但都汇聚在此地。其中,本地山民土著占据一小部分人口,而其他的则要么是从边境主动移民过来的逃难户,要么是由移民局在内地组织动员而来的移民群体。

    这些人中,学历稍高一些的要数那些革命党人了。然而,绝大多数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农民。甚至连稍微认得几个字的,也是近来扫盲班教育的成果。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要想在短时间内将这些人培养成为各个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些百姓们虽然缺乏文化知识,但他们却拥有勤劳朴实的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们愿意付出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是受限于教育水平的低下,他们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在这个看似棘手的局面下,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智慧和资源来解决问题。或许通过长期的教育投入和培训计划,可以逐步提升他们的素质和技能,为江城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这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毕竟教育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以及专业人才来进行长期的培养。面对如此现状,我们很难期望这些民众会主动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每个父母都盼望着儿女能够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但当面临家徒四壁的困境时,所有美好的期望似乎都变成了一种虚幻的泡影。尽管如此,教育事业仍然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在这个问题上,李定南与江城经济区的领导团队达成了共识,他们决心首先抓好孩子们的教育工作。

    人才对于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尽管目前教育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只要用心培养好下一代,他们就会像雨后春笋一般,成为江城经济区未来的中流砥柱。孩子们犹如肥沃的土地,只要我们用心耕耘,便能收获希望与忠诚。这种忠诚不仅来自于孩子们自身,还源自于他们的父母,甚至是江城经济区的全体战士。当孩子们接受了江城经济区的教育后,他们就会像初升的太阳一般,充满期待和希望,这无疑会进一步增强江城经济区的凝聚力。。

    孩子有了希望,整个队伍也就有了希望。李定南已经决定了,不管怎么样,孩子们的教育都不能落下,军队军属的孩子更是重中之重。

    要做好一件事,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当前发展区的教育学制是如此安排的:六岁入学,小学五年,中学四年,其中初中高中各两年,至于大学,字保中决定不再抄袭后世四年学制,三年足矣。

    知识是宝贵的,不用付出就能得到的东西终究不会被珍惜。

    全民免费教育更是不可能的,毕竟政府虽然可以承担所有人口的免费教育,但是作用不大,毕竟以后还要有越来越多的移民也要一并承担吗?凡江城经济区将士,无论因伤病提前离开队伍的亦或是正在服役的退伍的家属,都可以享受由部队拨付学杂费的免费教育,军烈家属则由政府拨付学杂费及每月的生活费直到十八岁成年。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22_122213/70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