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们说的基金产品,通常来说都是说的公募基金。事实上,基金产品有公募和私募之分,并且私募基金的数量比公募基金更多。因为私募基金没有公募基金那么严格,普通投资者买的基金一般都是属于私募产品,米云昨天刚考完金融行业两科了,非常的无语。
米云原计划准备裸考,一想到100多的考试费,就花了六天备考,每天看六小时直播,六天总共三十小时左右,机器考试的240道题一个都没刷到,这个概率太低了,原来以为看完直播,应该能碰到80的熟题,结果大跌眼镜,米云几乎和裸考没区别,自己看教材看不进去,跟着老师刷题,居然刷不到真题,免费的就是廉价,历年的真题居然一道没碰上,不知道是米云运气差,还是考试比较灵活,题目自主性太强,考试基本上看不到重复的题库,社会人员一年就一次考试机会,不知道米云这次能不能过,反正米云每场考试是花了近两小时做完,好多人一小时就做完了,可能别人直接刷题多,碰到熟题了,米云硬是在240多道题目里没碰到熟悉的题目,米云不希望明年再去考一次,再考,也要多刷题库了,光看直播考试效果不好,还是得多刷题,看直播的好处就是能拓展知识面。今天的考试题目就有十几道公募和私募产品内容,米云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单选,多选和判断,综合不定项选择都有。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有什么区别?哪种基金更值得普通投资者购买呢?一起来看看,股票操作不好,如果价值投资时代到来,以后直接买基金,交给专业的人来打理,股民就不用受这份罪了,股民可以专心去搬砖。
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区别是什么?
1、发行机构不同。公募基金的发行机构为基金公司,私募基金则是由基金公司以外的机构发行的。
2、发行对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发行对象为不特定的投资者,也就是任何投资者都可以买。而私募基金则是面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只有特定的投资者才能买。
3、投资门槛不同。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相对较高,除了对投资者的身份有限制外,起投的金额通常也比较高。公募基金的门槛则比较低,甚至可以低到几乎没有门槛。
4、募集方式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方式是公开的,所以我们公募基金发行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渠道购买。而私募基金的发行是非公开的,这也是我们很少见到私募基金的原因。
5、投资的限制不同。公募基金的投资限制比较严格,无论是在投资品种还是在投资比例上都有比较明确的限定。私募基金的投资限制相对来说要宽松一些。
6、激励制度不同。公募基金不管业绩是好是坏,基金公司都要收取管理费,而且一分都不会少。私募基金则需看业绩说话,业绩好基金管理人才能拿得多,业绩不好管理费就少,甚至没有。
从二者的区别上看,谁比谁更好似乎并不是很明显。那么,到底哪种更值得买呢?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哪个更值得买?
首先,从收益上看,私募基金更有机会取得较高的收益,不过收益也更不稳定。
私募基金因为投资限制比较少,所以基金管理人可以更自由的发挥。如果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比较强,其管理的基金就有机会取得更高的收益。可如果基金管理人的能力不行,也很容易亏的多。当然投资也要看大环境,看天吃饭。
公募基金则因为投资限制比较严格,使得收益和亏损上都受到一定限制。
如果希望尽可能地追求较高的收益,买私募基金就可能更好一些,而如果想要收益稳定一些,买公募基金就更好。
其次,从风险上看,公募基金整体上的风险要低一些。私募基金因为追求的收益较高,所以其投资的对象大多是风险和收益较高的资产,这让私募基金有机会获得较高收益的同时,也面临较大的风险。
公募基金则不一定是追求高收益的,不少公募基金都只追求一个比较稳定的低收益,这些基金的收益虽然不高,但风险也相对较低。
另外,公募基金因为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其运作也比较公开透明,再加上发行机构也比较正规,所以在保障资金安全方面也更有优势。私募基金在这方面就要差不少,甚至不少私募基金的发行机构做着做着就消失不见了。
再次,从投资门槛上看,公募基金也比私募基金有优势。有些私募基金的门槛很高,普通人就是想买也买不了。而公募基金基本上没什么门槛。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他们不仅是募集方式是公开还是私下这么简单,还有很多方面都不同。
概念上来说,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收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在法律的严格监管下,有着信息披露,利润分配,运行限制等行业规范。
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
目前中国的私募按投资标的分主要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风险投资基金。
公募和私募的七大区别:
1、募集对象
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的投资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对象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
2、投资门槛
公募基金的投资门槛为1000元,但现在也有很多公募基金公司推出认购金额为10元的公募基金;而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较高,最低金额为100万元,散户朋友基本上无缘私募产品,明星和富二代可能会偏好私募基金。
3、募集方式
公募基金募集资金是通过公开发售的方式进行的,而私募基金则是通过非公开发售的方式募集。
4、信息披露
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较强的保密性。
5、投资限制
公募基金在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上有严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资限制可由协议约定。
6、投资目标
私募基金经理追求的是绝对收益,希望基金能比大盘涨得多跌得少;公募基金经理则是看相对收益,目标是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以及追求同行业的排名,要是全部股票型基金今年都亏了5而自己只亏了2,那说明今年干得还不赖。
7、激励机制
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而私募基金则主要收取业绩报酬,管理费不是主要收入来源。对公募基金来说,业绩仅仅是排名时的荣誉,而对私募基金来说,业绩则是报酬的基础。
以上就是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七大区别,看了这么多,怎么选择,投资者应该不难做决定了,一般是没的选择,私募门槛太高,普通人难以触摸,资本雄厚的还可以接着往下看。
对于高净值投资者来说,直接参与资本市场投资一般有三种选择:自己直接操作、买公募基金、买私募基金。
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直接操作股票没有什么优势,不如把资金委托给专业投资机构。
疫情发生的几年,经济弱复苏、外有发达经济体持续加息的环境下,市场震荡走弱,行业间表现极度分化,中证偏股型基金指数上半年下跌36,朝阳永续私募股票多头细分策略指数上涨10。那么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有哪些区别,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到底是买公募基金,还是私募证券基金?
一、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主要区别
截至2023年5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2万家,管理基金数量153万只,管理规模21万亿元左右,私募基金成为高净值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工具之一。
公募和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区别:
1、策略类型方面的差异
私募基金相较公募基金有更为丰富的策略类型,可以满足高净值客户个性化的配置需求。
公私募基金共同拥有的主观股票多头策略外,私募基金还有独具特色的股票多空策略,即做多一篮子股票的同时做空指数或者一揽子股票,以期获得多空两个方向的收获。
此外,私募基金中还有相对价值策略,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稳健收益同时控制波动,例如市场中性策略、套利策略等。
私募的量化策略更具多样性,策略迭代速度更快,在算力的投入上更多;公募中也有一些量化基金,但主要是指数增强基金,并多为中低频策略。
私募管理人策略能力从传统的多因子模型,到中高频量价模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并不断扩展在基本面因子、另类因子等方面的投研能力。
在高频交易方面,公募基金基本上没法开展这个策略。由于公募产品在选股范围、交易频率、日内反向交易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公募基金的量化策略产品总体上表现不及私募基金同类策略。
除了在主观股票策略、量化股票策略的差异,公募和私募基金也有很多具有各自特色的策略类型。
比如公募基金有行业基金、主题基金、宽基指数基金、etf基金等等,假如投资者自己有着明确的中短期择时观点、行业选择方面的倾向,那阶段性投资相应公募基金是为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还有,qdii公募基金是现阶段国内投资者投资海外市场的一个最为方便、低成本的选择。
而私募基金也有独具特色的投资于期货市场的cta策略,可以获得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低相关甚至负相关的投资收益。
在cta策略里的一些中高频交易策略,具有很高收益风险比。此外,近两年市场上比较火的衍生品雪球类策略,提供了与其他策略完全不同的收益风险结构,满足了特定投资者的风险收益诉求,它也仅限于私募型产品的形式。
私募型产品策略里还有投资于多种资产类型的宏观策略、投资于多个细分策略的混合策略、投资于私募基金的私募fof策略。
2、投资工具、投资范围的差异
由于公募基金是对最广泛的公众进行发售,认购低、公众的金融专业知识水平差异较大,因此监管机构对公募基金的运作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公募基金基本上只能投资标准化的股票、债券,而且会限制股票资产仓位、杠杆水平、持股集中度、日内反向交易、限制对冲工具的使用等等。
相对而言,私募基金是针对合格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募集的,法规对上述各项交易标准较为宽松,基金经理的操作空间更大。
例如在遇到市场大跌的行情时,基金经理可以采取降低股票仓位、灵活使用股指期货工具、融券等方式来减弱市场对产品净值的负面影响。此外,私募基金策略里能够投向期权、期货等金融工具,通过一定的策略组合,可以提供低风险、稳健回报的产品。
3、基金经理驱动因素的差异
公募基金的考核多数是看相对收益,看重同类基金排名,容易造成资金抱团现象,哪个主题强、哪个板块好,公募的资金就会蜂拥而入推高股票价格。
私募基金经理因为不太需要考虑相对排名,更关注绝对收益,所以相对可以保持独立一些。
有些资深的私募基金经理能够保持相对的独立,坚持自己的风格。由于驱动因素的不同,导致在牛市或者结构性牛市时,公募的收益要好于私募,但是在震荡市或者熊市时,私募整体的收益要好于公募。换句话说,公募进攻性更强,防守方面是私募强一些。
此外,私募基金可收取一定的业绩报酬,叠加较为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吸引更多行业优秀人才,近年来“公奔私”热潮涌现,这有利于私募行业的规范与高质量发展。
二、选择公募和私募产品各自关注的一些要素
当前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万只,基金公司上百家,基金种类也日趋繁多,如何从中筛选出匹配投资者自己需求的基金其实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
在不同的资产大类当中挑选绩优的公募基金产品涉及很多环节:观察产品的长中短期业绩表现、基金经理的稳定性、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风格,能力圈、基金公司的整体风格等等。由于公募基金信息透明度高,以上的诸多环节还是能逐一把握的。
国内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数量众多,不同策略间、相同策略不同产品间收益和风险的离散度也很高,产品业绩的不一致性,不能仅凭某只产品的投资收益就确定管理人的能力。
私募管理人投资能力参差不齐,我们需要重点考察私募机构的稳定性、是否有完善的投研流程和风控流程、明晰的股权结构,在投资方面还得重点考察基金经理个人的性格、过往的投资经历、投资风格,管理过多大规模的资产等等。
由于私募信息透明度低,在产品选择、基金经理选择上,投资者面临很大的选择困难,这个时候需要专业机构、专业团队为高净值客户进行遴选。
此外,一些头部品牌、业绩优异的境内或者境外私募资管机构一般只跟头部的专业财富机构合作,这时候高净值客户跟头部专业财富机构合作能够获得市面上更好的资产、更为专业完善的投顾服务。
三、到底是买公募还是私募?
首先我们要了解自身的投资收益目标、资金配置时长、风险承受能力、资金用途等,只有了解自己真实的情况与需求,才能够选择最合适的基金产品。
同时要秉持以资产配置为理念,根据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市场情况等因素,进行基金组合均衡搭配,然后具体可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要配什么策略?量化中高频、cta策略、套利策略只能在私募里找。
第二,如果是以投股票为主的产品,那到底是需要进攻性强、防守弱的公募,还是进攻性一般、防守能力强的私募?
当然有一些私募的操作也是比较类似公募的。主观多头策略的私募,除了需要能够做出超额收益之外,回撤控制能力是个关键的考虑因素。如果回撤控制能力较差,同时长期费后收益又不如公募的话,这样的私募机构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第三,假如投资者自己有着明确的中短期择时观点、行业选择方面的倾向,那阶段性投资相应公募基金是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公募基金里面有非常丰富的行业基金、主题基金、宽基指数基金、etf基金、qdii基金供投资者进行选择。
第四,能否找到合适的私募管理人?这是个大问题,如果投资者没有能力找到,那选公募也是个选择或者通过专业机构来进行配置。从追求绝对收益回报的目标来讲,私募基金更适合中长期投资。
四、基金是分散投资,还是集中投资?如果分散,一般建议持有几只呢?
关于组合构建,全球最着名的基金评级机构晨星(orngstar)曾做过一个假设的投资组合:基金个数从1到30不等,同时更换组合中的基金品种,随着持仓基金数量的增加,组合的波动在逐渐下降,持有7-8只基金,分散效果最好,性价比最高,持有超过15只基金,边际效益几乎为零。
把组合控制在6-10只左右是性价比最高的。数量太少容易风险过于集中,数量太多又会趋于指数化,削弱了基金经理主动管理带来的超额收益。同时要注意组合的内部结构,进行“核心+卫星”的配置,确保资金重心配置在核心品种上。
在卫星品种上,要避免风格过于集中,进行灵活调整。从高净值客户实现长期稳健收益的角度,通过构建全市场公募和私募基金组合,总是可以构建出能够匹配高净值客户投资需求的配置方案。
不建议以私募或公募来区分基金的好坏。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因为其可投资金融资产较多,能够选择的范围更广、产品更多,如果仅仅是因为私募是高、非公开募集的方式,就限制了选择范围,是非常可惜的。
最后,投资者买基金要用更长远的视角,综合考虑市场大环境、基金经理投资经历及超额能力、基金公司是否能够稳健经营、以及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投资。最后再加一句行业名言: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5_15454/3967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