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 第152章 故事
    第152章故事  小山村总共就剩十几户人家,分散居住在小溪两边。

    当然现在暂时不能叫小溪了…

    大部分在溪东,但西边也有几户人家。

    本来有座小木桥的,但被洪水冲掉了。

    现在两边暂时断绝来往。

    有事只能打电话或者站在河边吼。

    姜宁送完人回来后,陆经纬就飞过去亲自看了一下。

    确认房子没塌,人都没事才放心。

    虽然好多房子漏的厉害,但只要没塌就好。

    姜宁找机会问了问秘书,老板何以脸发青。

    秘书就给他讲了一段电视里都没有的故事。

    跟那个江玉玲有关。

    以他看到死人都不会动容的心态,听完故事也不由大为吃是惊:“还有这事?”

    秘书点头:“老板心情不好,暂时别提了。”

    姜宁问道:“她家人呢,没找过来吗?”

    秘书摇头:“这就不清楚了,十几年了估计早以为她没了。”

    姜宁一时无语,连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见过的人间惨剧多不胜数。

    但这个事还是比较典型。

    此间事了,陆老板却没法走。

    他亲戚的事还没善后好。

    又跑了趟江玉玲家,苦口婆心费了番功夫,村长也瞪着眼训斥二傻,江玉玲那个男人总算同意让老婆去县城的医院看病,但条件是他也要跟着去。

    怕陆老板把他老婆拐跑。

    陆经续听的脸发黑。

    姜宁忍了又忍,实在没忍住,笑出声。

    陆经纬脸就更黑了。

    秘书脸皮疯狂抽搐,就是不敢笑出来。

    江玉玲还是一身泥。

    傻子丈夫也不知道给换衣服。

    最后村长叫来个老太婆,给拾掇半天。

    到打谷场上了飞机,两口子坐在后面。

    秘书则坐了副驾驶,他要跟着下去给安排。

    跟智障交流太费劲。

    姜宁费了好半天劲,才让二傻系上安全带,戴上降噪耳机。

    又怕飞机上天这厮忽然打开舱门来个高空自由降落,不厌其烦的叮嘱和交待,村长也在外面瞪着眼睛喝斥,才让这厮勉强安分了下来。

    结果等飞机升空后,这厮还是闹了幺蛾子。

    先是把降噪耳机摘下来。

    又去解安全带。

    “戴上。”

    姜宁喝斥一句,杀气腾腾的。

    飞机都上天了,这哪是开玩笑的。

    真要是出了事,他可不想平白无故的担责。

    二傻吓了一跳,这小伙子比村长还凶。

    乖乖戴上耳机,再不敢乱动。

    江玉玲一直低着头,缩在后座上一声不吭。

    秘书惊讶的望了望姜宁。

    姜老板有杀气。

    不寻常啊!

    十几分钟到了农场,县里已经有车来接了。

    下了飞机,秘书就带着两人去了医院。

    姜宁却不得闲,重新起飞又飞去接陆老板。

    到村长家,陆老板正在和江玉玲女儿交流。

    该说不说,陆老板身上有一股很特殊的亲和力,尤其对孩子,江玉玲那个胆小的女儿竟然不怕他,一边啃着个苹果,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着陆老板的问题。

    姜宁到了之后,陆老板没再在村子里打扰,

    带着小丫头去了打谷场,坐直升机去了张桥乡。

    陆经纬没坐副驾驶,坐在后排照片小姑娘。

    小姑娘是第一次坐飞机,趴在窗子上好奇的往下望。

    一直都没上过,待在封闭的山村。

    连去县城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可能她从来都没有想过,人还能飞到天上。

    飞机到了张桥。

    乡上的人听到动静,全都跑出来观望。

    直升机盘旋了一阵,降落在了院子里。

    一群人迎上来。

    陆经纬下了车,先把伞撑开。

    然后才把小姑娘抱下去,一群人神色各异。

    老板结的这家亲戚从伙自然认识。

    包括小姑娘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老板娘来北安去看望时给买的。

    陆经纬没上楼,吩咐县里的人直接回县城。

    大伙也不敢说什么,连忙叫司机。

    二表哥注意力全在老板身上。

    姜宁都没能跟他说上话。

    直到县里的人上车离开,才跟二表哥聊了几句。

    看二表哥也没请他上去喝杯茶的意思。

    聊了几句,就开着飞机回农场了。

    把飞机停机库,也不敢让办公楼上的二把刀随便动,自己动手把里面的垫子扯出来清洗干净,之前大伙都是一脚泥,把个干净的机舱里面弄的没办法干。

    给飞机打扫完卫生,才开车回家。

    一番折腾,已经下午五点了。

    冯雪正在做饭。

    冯雨帮着挑菜。

    见他回来,问:“忙完了吗?”

    姜宁说:“完了,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再这么下估计麻烦事不少。”

    冯雨道:“老家多少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雨了,房子漏雨的估计都不会少。”

    姜宁点着头说:“一会给你讲个故事。”

    冯雨问:“什么故事?”

    姜宁道:“吃饭的时候再说。”

    冯雨就再没问。

    快六点的时候,饭好了。

    三人围着餐桌吃饭。

    冯雨说:“你可以讲故事了。”

    姜宁一边夹菜,一边说:“故事是这样的,大概十几年前吧,一个女大学生毕业后打算去大西北旅游,于是就付诸行动,过中原经关中一路向西,这天到了西北一小城…”

    “晚上逛夜市,碰到几个混混生事,幸有好心人出面给解围,本以为是善良大哥,不想却是恶魔,见女大学生青春貌美,就骗到城外农村关起来,霸王硬上弓…”

    冯雨听不下去:“哪有这样的事。”

    冯雪也点着头,这故事编的一点都不好听。

    姜宁抬抬眼皮:“你别打断。”

    冯雨只好听着。

    姜宁继续:“十几年前小城周边到处都是大农村,女大学生被关在一座院子里面,那院子离其他人家都比较远,不让她出门,喊破了喉咙别人也听不到。”

    “就这么被关了六七年。“

    “女大学生人已经傻了,长时间不说话连话都不会说了,甚至快不会走路了,直到有一天地震了,那屋子被震倒了,女人躲在桌子下,才逃过一劫,然后趁夜逃了出去。”

    “逃到荒原上,在荒原上游荡了一夜,第二天游荡到出城的路上,遇到个好心人,是一个小山村里进城的村民,将她带到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里。”

    “被关的时间太长,女人话都不会说,在小山村生活了两年,才重新学会了说话,学了一口当地方言,后来嫁给了一个傻子光棍,生了个女儿。”

    姜宁问道:“你们觉的这个故事如何?”

    冯雨撇了撇嘴:“一点都不好听。”

    冯雪点头。

    这像哪故事嘛,分明就是骗人眼睛的。

    姜宁就道:“如果这不是故事呢?”

    冯雨问:“不是故事是什么?”

    姜宁道:“现实有时候比故事还精彩。”

    冯雨惊讶:“这是现实?”

    姜宁点头:“我今天救的那个跳水的女人就是这个女大学生。”

    冯雨吃惊的瞪大了眼睛:“怎么可能。”

    冯雪也是一脸不敢相信。

    姜宁夹了一筷子菜,道:“所以说现实有时候比故事还魔幻,因为恶魔身居高位,那个女人改名换姓躲在小山村十几年没出来过,去年陆老板上去调研,见女人生计很艰难,结了对子亲自帮扶,村长知道女人的情况,一直不敢给人说,陆老板觉的他那亲戚有问题,再三追问,村长今天才说了实情,要不是陆老板这一年来表现很不错,村长也不敢说。”

    冯雨那个惊呆:“还真有这样的事情…”

    姜宁难得唏嘘了下:“所以说啊,文明引导人向善,但这个世界上还是会有坏人,人一定得有保护家小的能力,就算没实力,也得有刺刀见红的决心和勇气。”

    冯雨问道:“既然逃出去了,那个女人为什么不回家呢?”

    姜宁说:“家人的手机号都换了,而且搬家了,找不到。”

    冯雨就问:“那为什么不报…”

    姜宁点头:“躲都来不及呢,哪里敢摇人。”

    冯雨一声叹息,不知道说什么了。

    冯雪也是一脸难过,这个可比她惨多了。

    冯雨问:“你不是说有个女儿吗,躲在山里不出来,她女儿怎么上学?”

    姜宁道:“不上学,八岁了还在家待着,而且没上户口。”

    “这…”

    冯雨情绪不稳,抹了抹眼角:“这也太可怜了!”

    姜宁不淡定了:“你别哭啊!”

    不说还好。

    一说冯雨的眼睛立刻下来了。

    她本来是理性的人,但怀了孕就不一样了。

    最近本就母爱大涨,比以往感性许多。

    听了这种故事,哪还忍的住。

    到是冯雪还好,也只是有点同情。

    不像冯雨一样,直接抹眼泪。

    她从小到大都是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长大。

    早就不知道伤感为何物。

    姜宁那个无奈,早知道就不说了。

    等吃过饭再讲。

    这下可好,搞的饭都吃不安稳了。

    安慰半天,冯雨才止住眼泪。

    周日中午,下了三天的雨总算是停了。

    到下午三点半,太阳出来了。

    雨后的空气很清新,但消息面却不好。

    这场大雨给农村造成了不少麻烦。

    北安的农村人很少,年轻的基本上都顺应时代进了城,留在农村的大多时老年人,房子也多是老房子,这些老房子年久失修,扛雪扛风都没问题。

    却扛不住这场大雨。

    漏的不少。

    不要说农村的房子。

    县城的好多小区都遭了水灾。

    老小区问题还不大,有些新小区却不太好。

    这年头的开发商偷工减料是常态,越是新小区房子质量越差,好多住顶楼的,屋里都漏成了鱼塘,不但自家遭了灾,还把楼下给淹了。

    这算谁的责任?

    吉祥园群里吵的厉害。

    有几家住顶楼的就漏了。

    让物业给说法。

    物业装死。

    几家义愤填膺,商量着要去上访。

    农场群里有个工人转发了个视频,不知道哪个小区的,屋顶都快变成了洒,毛巾被子水盆能用来接水或者吸水的都摆在地上了,也没能挡住水往下流。

    还是把楼下给淹了。

    姜宁还仔细检查了一下自家楼顶。

    还好,舅舅没偷工减料。

    自家没漏。

    去林区转了转,因为地不平。

    好多地方都有积水,各种大大小小的水洼。

    兔子也出来了,忙着补充维生素。

    姜宁在一个树叉上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鸟窝,一下就来了兴趣,他是在城里长大的,小时候都没有掏过鸟窝,看到这么大一个鸟窝,瞬间就想掏一下。

    但这棵杨树太高了。

    目测了下,至少二十多米高。

    这树是去年种的最早的那批,去年就长到了四十公分粗,今年又接着长,目测胸胫已经超过五十公分,粗干那叫个粗壮,而鸟窝搭在树梢的一个树叉上。

    离地少说七八层楼,有点不好爬。

    姜宁转个念头,就给他大姨父打电话。

    让工人送一副爬树脚蹬过来。

    等了一阵,一辆卡罗卡开了过来。

    陈学峰亲自给他送脚蹬。

    从后厢里取出脚蹬,还问他:“你上树干什么?”

    姜宁指了一下:“那里有个鸟窝,我上去看看。”

    陈学峰瞬间无语了。

    几岁了啊,还要爬树掏鸟窝。

    跟着到了树下,抬头瞧了瞧,说:“是乌鸦窝。”

    姜宁一边绑安全带,一边说:“不是喜鹊窝吗?”

    陈学峰道:“北安喜鹊比较少见,大多是乌鸦。”

    姜宁绑好了安全带,穿上了脚蹬。

    开始爬树。

    脚蹬就是两个大号的半圆形铁圈,可以固定在脚上。

    套在树上,就能把人固定住。

    只要交替上行,就能直接爬上去。

    是常见的登高作业工具。

    电工爬电线杆子就用这玩意。

    农场脚蹬是特制的,电线杆子可没这么粗。

    “小心点!”

    陈学峰站树下,不放心了喊了声。

    “没事的,放心吧!”

    姜宁头也不回,兴致勃勃往上爬。

    很快爬过三分之二,但越是靠近树冠,树的枝杆也越细,没有下面那么粗壮,脚蹬的口径有点大,已经不太好固定,他干脆退掉脚蹬,两手抱树干,两脚蹬树杆。

    手脚交替,蹭蹭往上爬。

    下面太粗,抱着树还不太好使劲。

    上面只有二三十公分,爬树到是很方便了。

    “小心点!”

    陈学峰在下面看的提心吊胆,连忙喊了声。

    这么高要是掉下来,那后果真是不敢想象。

    这么大的人了,还是这么不让人省心…

    姜宁应了一声,他体力很好。

    很快就接近了树梢。

    这里树叉太多,安全带碍事。

    姜宁一手抓住树叉,一手解掉安全带。

    然后猴子一样蹿了上去,树叉多了虽然挺碍事,但爬树也更加方便了。

    唯一的麻烦是,越靠近树梢,树的枝杆也越细。

    承重已经严重不足,他这百来斤肉挂树上,树梢左摇右晃的。

    他也跟着摆来摆去。

    陈学峰在下面看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还不忘拿着手机拍视频,随手发到了农场群里。

    让大伙看看老板有多小。

    工人们一看老板在爬树,都纷纷询问老板这是干嘛?

    陈学峰回了句:“掏鸟窝。”

    然后群里就热闹了。

    许文静第一个发问:“多大了啊,怎么还掏鸟窝。”

    有人回答:“我七八岁的时候掏鸟窝,十二岁上了初中就不掏了。”

    也有人说:“掏鸟窝不分年龄的,不然怎么有老小孩。”

    大伙七嘴八舌,总之就是看乐子。

    当然也有人在担心:“爬那么高,太危险了。”

    于是随手将视频转给了姜爸姜妈。

    于是姜宁好不容易爬到鸟窝旁时,裤兜里的手机就响了。

    没功夫接。

    探着头看了看鸟窝,里面是几只小侄女拳头大小的幼鸟。

    毛茸茸的,还太小,看不出是什么鸟。

    伸指头戳了下,几只幼鸟张着小黄嘴,唧唧唧的叫。

    还以为是它妈来给喂食了呢!

    姜宁捉促一只玩了两下,又给放回去。

    没有捉下去的打算。

    他还不至于残害这种无辜小生命。看了一阵,才拿出手机。

    不是要接电话。

    而是要拍视频。

    一个未接来电,他妈打来的。

    姜宁不理,单手解开手机拍了好几段视频。

    然后装好手机,顺着树杆溜下去。

    陈学峰一直等在树下面,直到看着他落地。

    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姜宁拿拍的视频给他看,问:“能看出是什么鸟吗?”

    陈学峰只看了一眼,就判定:“乌鸦。“

    姜宁还挺可惜,为什么不是喜鹊。

    在北安人的观念里,喜鹊代表着吉祥。

    乌鸦就不太吉祥了。

    不然怎么有乌鸦嘴这种说法。

    让大姨父去忙,继续去巡视领地。

    顺便给姜妈回了个电话。

    被他妈唠叨了一顿。

    多大人了,年底就要当爹了。

    还学人家爬树,太不让人省心了。

    姜宁哼哈应付两句,有点小不爽。

    把车停在路边,给大姨父打电话:“姨父,你给我妈说了?”

    陈学峰果断否认道:“我没有说。”

    姜宁问道:“那我妈咋知道我爬树的?”

    陈学峰道:“我拍了个照片发到群里,估计有人给你妈说了吧!”

    姜宁没法吐槽长辈。

    挂了电话,打开群看了一下,群里还在热闹呢!

    都在讨论老板爬树掏鸟窝的重要意义。

    往上翻了一下,上百条信息。

    姜宁到也并不在意,他只是不爽谁给他妈告状。

    在群里发了个消息:“谁告的状?”

    群里瞬间安静下来。

    办公楼上。

    许文静眼皮跳了跳,感觉有点不太妙。

    自动就对号入座了。

    过了几秒,有人发语音。

    点开一听,是一个表叔发的:“不是你大姨就是你小姨,除了她俩谁还给你妈告状。”

    大姨发了个表情包。

    小姨也发了一个表情包。

    没有澄清。

    这就是默认了。

    姜宁牙疼,他也在怀疑。

    那些远亲,谁闲的没事给他妈发消息。

    估计微信都没加呢!

    也就大姨小姨闲的没事,才给他妈发微信说是非。

    没有否认,那就是默认。

    姜宁又发了句:“大姨小姨年底不发奖金。”

    大姨发了个流汗的表情。

    小姨发了个流泪的表情。

    群里再次热闹起来,小姨父跳了出来:“活该。”

    小姨发了个怒火表情包。

    姜宁瞬间乐了,这还是两口子嘛!

    办公楼上。

    许文静长长松口气,吓死了,还以为二姐唠叨姐夫了。

    感情不是!

    原来是给老佛爷告状了。

    姜宁发完消息,就收起手机开车走了。

    开车到了北门,荒野肉眼可见的绿了起来。

    这场雨来的太及时。

    空气中的灰尘被洗了个干净,荒野上都清新许多。

    生命的顽强的野草吸足了水份后,抓紧时间长出新芽。

    几块温州人的地里稀稀拉拉种了一些树苗,都是杨树苗子。

    多数已经长出叶子,只是树太小。

    要长起来还不知道得多少年。

    之前还看到有打井队在打井,也不知道打出水来没有。

    姜宁转了一圈,去了办公楼。

    到办公楼,才发现老杨来了。

    文联那种单位,除了喝茶看报也实在没什么事情。

    姜宁和老头聊了聊。

    老头说了一个小道消息:“昨天县里开了班子会,不知道讨论的什么事,据说老板发了大火,拍着桌子把班子成员训的狗血淋头,估计又出什么事了。”

    姜宁就给他说了说江玉玲的事情。

    老杨那个愕然:“还有这种事情?”

    姜宁问他:“你没听过?”

    老杨摇头:“没听说过,这真是…怪不得老板发火。”

    姜宁点了点头:“我月底去美国,家里你多操心。”

    老头痛快地道:“放心去吧!”

    姜宁嗯了一声,又觉的不对。

    这话怎么听着不对味呐!

    太容易让人产生歧义了。

    办公室坐了阵,回到农场已经五点半。

    冯雪正在做饭,冯雨帮忙打下手。

    冯雨看他的眼神有点怪。

    姜宁就问:“这是什么眼神?”

    冯雨若无其实:“我看你身上湿了没。”

    姜宁道:“太阳都出来了,我又没往河里跳,身上怎么会湿。”

    冯雨就道:“那没事了。”

    “不对!”

    姜宁却来了劲:“你刚才看我的眼神不对劲,肯定有事。”

    冯雨还不承认:“你想多了。“

    姜宁却很肯定:“不是我想多了,你肯定有什么瞒着我,说,到底什么事?”

    冯雪憋不住了,先露出笑容。

    但她背对姜宁,姜宁没看到。

    冯雨憋不住了,问:“你多大了,怎么还爬树掏鸟窝啊?”

    姜宁一脸不出我所料的样子,问:“你咋知道的,许文静给你说的?”

    冯雨立刻否认:“不是。”

    姜宁一副别骗我的表情:“你说谎,你又不在农场群里,除了许文静那丫头,还有谁会给你说这种事,难道大姨和小姨会给你说?”

    冯雨无奈的道:“你都知道还问,你不要说文静,我答应了她,不告诉你的。”

    姜宁那个无语:“这是什么脑子,咱俩什么关系…”

    冯雨打了下他:“不要说的这么难听。”

    过了两天,一条更加劲爆的消息传开。

    北沟煤矿出大事了。

    北安干旱少雨,别说老百姓没有防洪意识,就连北沟煤矿这种大企业都没这意识,谁能想到北安会下这么大雨,就像羊场人想不到羊城也会下雪一样。

    没有这个意识。

    也就没有什么防洪措施。

    一道山洪冲下来后,直接冲进了矿区。

    地面的人有足够的时间转移,可是矿井下面的工人却来不及摔出来,几个下的不深的井里的工人还饶幸逃出了生天,但一道最深的斜井里的三个矿工却没能及时摔出来。

    被山洪灌在了井里。

    生死不知。

    煤矿还想捂住,但怎么可能捂住。

    消息在工人家属之间传开后,很快就传到县里。

    于是,公检法一起上门。

    还有应急救援队伍,可到了矿场一看。

    应付救援队伍也抓瞎了。

    井里灌满泥浆,人根本就下不去。

    下午姜妈做了野蘑菇揪片子,叫全家吃饭。

    冯雪也难得给面子,一起过去了。

    不是在六号楼,而是在十六号楼。

    姜爸买下了十六号楼的一套房子,嫌装修不好。

    找人扒掉重新装了一下。

    房子早装好了,晾了一个多月了。

    最近才搬进去,今天算是开个灶。

    家里什么都是新的,从电器到家具一溜崭新货。

    两个儿媳妇一人给了十万安家费,让买家具和电器。

    房子不大,二居室。

    老两口也不需要太大的房子,二居室足矣。

    又没分家,家庭也和谐。

    想住儿子家就住儿子家,哪天不想住儿子家了回自己小家住几天,总而言之,只要解决了缺钱的问题,生活中的不愉快和不开心就会少一大半。

    冯雪擅长做菜,做面也就是正常水准。

    姜妈做菜不如冯雪,但做面却有一手。

    毕竟十几年的功夫,不是白费的。

    野蘑菇揪片子汤饭做的尤其下口。

    因为家里人多,虽然房子小。

    但姜爸还是买了一张大餐桌,全家聚餐都能坐的下。

    跟姜宁301的餐桌一样。

    人少的时候折起来,就是六人桌。

    人多了拉成个圆桌,十个人挤一下也能坐得下。

    姜妈弄了六个凉菜,准备的还挺丰盛。

    饭端上桌,大小八口人围着餐桌吃饭。

    姜妈还说起了北沟煤矿的事,唏嘘了半天。

    其中有一个没逃出来的和一个老亲是亲戚。

    张玉兰说:“你王家舅舅还问了我好几次,让我问下你,给安排到农场去上班呢,说煤矿不安全,没准哪天出事就没了,没想到还真给说中了。”

    姜宁吐了下槽:“这不乌鸦嘴嘛!”

    冯雨心里赞同,但不好表露。

    姜华则没顾及,附和了一声:“有些话就不能乱说。”

    姜有信说:“你咋没给问问?”

    张玉兰没好气:“我家的亲戚都管不过来,哪有空管亲戚的亲戚,就你是好老人,不管什么歪瓜裂枣都往农场给塞,看看你那些亲戚,有一个好的吗?”

    姜有信就低头扒饭,再不说话了。

    说起这个,他还真是没什么底气。

    两边都有亲戚,张家的亲戚虽然也有混账玩意,比如小姨奶奶家的那位表舅,但也只是个别,而且已经人被赶走了,剩下的就算没长脸的,但至少没丢脸的。

    姜家的亲戚就不一样了。

    或者不能说是姜家亲戚,应该是姜爸亲戚,姜爸一个人还代表不了姜家,也就是亲宁奶奶娘家的亲戚,姜爸舅舅家和姨妈家的表兄弟,都被姜爸了塞到农场。

    有嫌工资低的跑了。

    有不好好干活,偷奸耍滑的。

    还有整天牢骚不断,怨气满满的。

    总之肯踏踏实实干活的不多。

    也不怪姜妈瞧不上。

    相比姜爸心慈手软,姜妈虽是个女人,却很能公私分明,亲戚不是不帮,但怎么帮就有的说道了,给安排到农场挣工资可以,但不能贪得无厌。

    家业是自己儿子的。

    当妈的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

    别说远亲。

    就是亲姐姐亲妹妹,姜宁的大姨小姨,姜妈都三天两头提醒,上班就要好好上班,不要给儿子搞事情,所以才有了老佛爷这外号,好像还是姜宁小姨给起的。

    有一次聚餐时,小姨张玉芳开玩笑说二姐很像慈禧太后。

    于是就有了老佛爷这个外号。

    然后就传到了农场。

    农场职工提起姜妈,都亲切的称呼老佛爷。

    而且是在群里公然称呼。

    连许文静都习惯了这个称呼。

    更别说其他人。

    别人的事情就是提一嘴,也没人太过关注。

    姜宁比较关注的是:“爸你存了多少钱了?”

    姜有信忽然不说了:“也没多少?”

    姜宁追问:“没多少是多少?”

    姜有信道:“你问这个干嘛?”

    姜宁就道:“我就好奇问问,我又不图你的养老钱,你干嘛不说?”

    姜有信咧咧嘴:“你就不要问了。”

    姜宁还不死心,问姜妈:“妈知道不?”

    张玉兰说:“我不知道。”

    姜宁瞧瞧他爸,再瞧瞧他妈,忽然就感慨:“我忽然觉得,人就不能钱太多,不然连亲情都没了,连儿子都要防着,难道我没给你们养老钱吗?”

    张玉兰道:“不要胡说,我防你干嘛!”

    姜宁就道:“那你给我说说我爸存了多少钱了。”

    张玉兰瞪了他一眼,不想理他了。

    姜华只管吃饭,当是没听到。

    陈慧茹则竖着耳朵,可惜没听到答案。

    冯雨则忍着笑,桌子下面扯了姜宁好几次。

    张玉兰当年本来想二胎生个女儿,结果生下了姜宁这个不省心的,负重前行的时候没有资格伤春悲秋,现在生活过好了,就时常羡慕别人家有女儿。

    时不时回娘家看望,比儿子贴心多了。

    儿媳毕竟还是儿媳,情感不一样。

    但看冯雪,就觉得特像她想象中的女儿的样子。

    这不是一天两天了。

    自从见过冯雪之后,这种想法就有了。

    所以张玉兰对冯雪不比对两个儿媳差,饭桌上给冯雪让菜的次数,比给两个儿媳妇让菜的次数加起来都多,冯雪可能也能感觉到姜妈对她的好。

    所以这次很给面子,吃饭也来了。

    她也在慢慢尝试着融入新的家庭。

    家里其实没有人把她当外人。

    只有她自己老觉的自己是个外人。

    不过显然,冯雪最近也在慢慢尝试着改变。

    这是个好现象。

    吃过晚饭,冯雪要帮着姜妈收拾。

    姜妈再没客气,就让她帮忙。

    一家人是不需要客气的。

    客气客气,只有对客人才会客气。

    一家人就该有一家人的样子,比如姜妈经常会唠叨自家的男人太懒,不管大的小的从来不进厨房,姜宁回来后有所改观,所以被唠叨的对象就只剩下和姜爸和姜华。

    这才是一家人。

    客客气气的不叫一家人。

    那是一种心理上的拒绝。

    张玉兰最近忽然就悟了,想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冯雪帮忙收拾,她就没客气。

    收拾完歇了会,下楼去走步。

    两个孕妇,每天饭后都要走。

    农场待的久了,其实挺无聊。

    偶尔回小区感受下热闹,其实挺不错。

    饭后小区人多,能下来的都下来活动。

    多数是带防子的爷爷和奶奶。

    张玉兰现在是小区头面人物,不少人都知道他儿子是仙灵农场老板,所以恭维的说好听话的就比较多,再介绍一下儿子,收获的羡慕就更多了。

    比两个儿媳妇还受欢迎。

    转到天擦黑时,姜宁三人才回了农场。

    第二天去了一趟办公楼。

    屁股还没坐热,孔芳菲就进来了。

    拿着几份文件,还有一大堆票据。

    天气又开始热起来。

    这女人似乎很懂的怎么展现魅力,之前还穿的裤子,现在裤子都不穿了,穿了一件职业套裙,上身吊带小西装,性感又妩媚,两条大长腿太辣眼睛。

    只是姜宁却顾不上欣赏。

    看到孔芳菲脸色不太好,就问了一句:“臭着个脸咋了?”

    孔芳菲说:“厂家的鉴定结果出来了。”

    姜宁就问:“什么情况?”

    孔芳菲道:“厂家说是农场电有问题,引发的电池起火。”

    姜宁还以为听错了:“农场电有问题?”

    孔芳菲点着头:“是啊,那些王八蛋找借口推卸责任都不会找,我专门问了,他们说农场充电没问题,我还买了他们充电器,现在起火了就赖农场的电有问题,刚刚把那个客服臭骂了一顿,我正准备问问保险公司给不给赔呢!”

    (本章完)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0_170463/277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