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朝廷打仗打输了,可能会向百姓加征税赋,准备进行下一次的战争。
或者是征发百姓服更多徭役,修筑城池,或运输粮草物资等等。
若是打赢了呢?
统兵的将领会得到重赏,士兵也会跟着捞一口汤喝呢。
但老百姓呢?
没有好处!
丝毫好处都没有!
甚至,为了做战事准备,百姓们还要承担更多额外的徭役,向朝廷交更多钱粮,乃至被征发去充军。
这就造成百姓对朝廷发动对外战争,皆极度厌恶。
因为切实影响到自身的利益。
南宋偏安一隅,朝中大臣和读书人还总是念念不忘想收复北方故土。
但民间百姓对此却是一点都不支持!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江山是赵宋的江山,又不是老百姓的。
收复北方国土,对世代居住在南方的百姓来说,有什么好处吗?
他们反而要交更多税,纳更多的钱粮,服更繁重的徭役,乃至送儿子丈夫上前线打仗!
他们凭什么要支持?
他们有什么理由支持?
至于说敌国会打进来,会亡国之类的,那加强防御就好了,为什么要远征呢?
远征失败的机率还大得多!
百姓们这样想,有错吗?
并没有!
站在当时老百姓的立场上,他们理所应当这样想。
朱允熥正是清楚这一点,才决定将钱都拿来庆贺,赏赐。
要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对外战争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任何利益,反而能给自己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老百姓才会支持对外战争。
中原百姓数千年以来,早已形成了关起门过日子,不管外面世界的思想。
这是因为中原大地的环境很特殊,与西方不同。
往北是草原和寒地,往南是蛮荒热带原始森林,往西是高原和沙漠,往东则是危险莫测的海洋。
四面包裹,无论往哪边走,外界的生存环境都极其恶劣。
与之相比,中原大地则有若一个完美的天堂。
儒家读书人也普遍认为,征服外界只是为了帝王的名声和功业,不能带来任何实际利益。
所以,他们都反对向外扩张。
今日,朱允熥便要用实际行动,打破这一固有观念。
老百姓的思想都是非常朴素的。
简而言之,就是谁给我好处,我支持谁!
对我有利,我就同意。
不然,我就反对。
而这个“利”,还必须看得见,摸得着,而不是空口画大饼。
毕竟,官府忽悠百姓是传统,老百姓们早就不相信官府的“大饼”了。
这笔钱虽然发下去了,但于朱允熥而言,实际上还有很大的进账。
因为如今的大明,已经全面普及新钞了。
两千万银子发下去,实际发行的是面值相等,购买力相同的纸钞。
银子只会作为保证金,存入大明银行。
两千万两银子的保证金,能发行的货币可远不止两千万两。
如此一算,仍然有得赚。
要让百姓们觉得去海外能赚钱,能发财,那大家便都会支持了!
历史上,西方开启大航海时代,靠的正是这一手段。
说白了,他们就是去海外当海盗。
抢钱,抢人,抢各种矿产资源,由此发家致富。
有利可图,那些人便前赴后继,疯狂去海外开拓“殖民地”了。
所谓大航海时代,换一个名词,其实就是海盗时代。
听到朱允熥的话,远处围观的百姓顿时发出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
官员们也连忙顺着拍起了彩虹屁,夸赞太孙殿下的恩德。
但杨士奇以及一部分户部官员,却是紧皱起眉头。
只是眼下这个时刻,当然不会站出来公开反对。
宣布完毕后,朱允熥率领大明海军进城。
出于安全考虑,他并没有在外面抛头露面。
被行刺过一次之后,朱允熥深知越是这种得意时刻,越不能麻痹大意。
坐在马车内,听着街道两旁民众的欢呼,他的目光,望向刚刚被召进车内的杨士奇和姚广孝两人。
离开大明朝堂几个月了,朱允熥急需了解大明朝廷内部的情况。
信鸽传递消息是单向的。
毕竟,信鸽能自行回家,却无法找到大海航行中的舰队。
即他将消息传回了大明,但大明的情况,他并不清楚。
故而,虽然还在路上,朱允熥便迫不及待召杨士奇和姚广孝来问话了。
“朝堂内还算安稳。”
“如今大明银行已在大明境内一百五十九个府全数开设分行,十分之九的县也有了大明银行的分行。”
“大明日报的分社数量,基本上与大明银行同步。”
“民间发现了几起伪造新钞的事件,相关犯事人员,已被抓获。”
“伪造出来的假钞,品质低下,一眼便能辨别。”
“经过报纸宣传,百姓亦皆能轻易分辨,并未对新钞产生任何影响。”
“如今整个大明全境,持新钞基本可畅通无阻。”
杨士奇和姚广孝汇报着自己的各项工作进展。
“按太孙殿下的要求,第一期规划的五条国道,已全部动工,皆是十丈宽的水泥大道。”
“其中,从金陵经苏州,通往松江府的国道已接近竣工。”
两人一边汇报,一边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简要送到朱允熥手中。
“朝中诸事还算妥当,但也有几桩忧虑之事。”杨士奇斟酌着开口。
朱允熥眉头一扬,道:“不妨说说。”
“第一桩是大明银行的事,卑职有些不解。”
“如今大明银行的总存款额,已达三亿六千万两之巨。”
“可里面实存的白银数量,还不到一亿两,其余皆是新钞存款,计价达二亿六千余万两。”
“然而,大明银行并没有发行如此之多的新钞。”
“经过仔细反复甄别,存进来的新钞,皆是大明银行所印,并非假钞。”
“这其中的原因,卑职是百思不得其解。”
“或有隐患,不得不报太孙殿下。”
杨士奇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为了这件事,他已经很多个夜晚难以入眠。
开始的时候,杨士奇以为是假钞。
可大明银行的印钞的技术水平极高,而且每一张钞票都有编号,还有内部未公开的特殊防伪措施。
然而,无论银行怎么鉴别,都没有发现任何伪造的痕迹。
编号也没有出现重复的情况。
可银行明明没有印这么多钱啊!
这些钱是从何而来呢?
杨士奇想不通。
怎么想都想不通。
询问姚广孝,然而,素来聪慧的老和尚,同样也被难住了。
思来想去,恐怕也只有太孙殿下才能解开此间谜底。
毕竟,大明银行乃是太孙殿下所创。
朱允熥一听,却是哈哈大笑。
“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大明银行放贷了。”
“银行一旦放贷,便会产生货币乘数效应。”
货币乘数效应?
杨士奇和姚广孝对视了一眼,两人眼神中皆是震惊与疑惑。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朱允熥便开始解释起来。
张三往银行里存了一亿,银行再将其中的八千万放贷给李四。
李四拿到贷款后,会将钱花出去,于是钱流到了王五的手中。
王五将收到的八千万存进银行,银行再将其中的六千四百万放贷给赵六。
赵六拿到贷款后,又钱将花去,于是钱流转到了孙七的手里面。
孙七再将六千四百万存进银行……银行再贷出去……
如此循环。
虽然开始发行的货户只有一亿,但在银行的存款账户上,却有两亿四千四百万的存款,乃至更多,因为后面还会继续循环。
贷款账户也一样。
货款的数额,远远超过一亿。
社会上流通的钱,亦是如此。
这就是银行的货币乘数效应。
听完朱允熥的解释,杨士奇和姚广孝两人茅塞顿开。
杨士奇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苦笑道:“此间道理,其实极为简单,可我却苦思了许多日,仍不得其解,我真是太笨了!”
姚广孝摸了摸胡须,笑道:“不然!此事说起来简单,可若不明其中究竟,又委实想不出来。”
“原来一存一贷,竟会产生这等神奇的变化。”
“想不到啊!想不到啊!”
“若非太孙殿下出言解惑,贫僧即使再苦思数月,恐怕也未必想得出来。”
杨士奇神色亦是钦佩万分:“太孙殿下之才,胜过卑职万倍。世间恐怕也只有太孙殿下能洞悉一切。”
朱允熥淡淡笑了笑。
这些在后世只是很简单的经济学常识。
但从来没有学过这些基础知识的人,骤然之间,又确实很难想得通。
“这便是银行准备金的作用。”
朱允熥道:“银行留存一定数量的准备金,可不仅仅是为了应付挤兑,更重要的是,调节社会上的货币流通数量。”
“货币乘数效应会使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数量大幅增加,因而造成物价飞涨。”
“银行需要通过调节贷款的利率和准备金的高低,来控制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数量。”
趁着这个机会,朱允熥给他们科普起了金融学知识。
随着大明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金融业的繁荣,必将给大明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
若掌控大明银行的人,完全不懂金融学知识,那么,促进社会发展的大明银行,便会失去掌控,变成斩向大明自身的利剑。
这是非常危险的。
银行,可不是简单的存款和贷款。
它要承担的职责很多。
对稳定国民经济,尤为重要。
后世通过中央银行来统一管理调节。
如今只有大明银行,倒没有那么麻烦。
一番科普之后,杨士奇才恍然明白。
原来银行的威力,远比自己想象中大得多。
如果不掌控好,就会造成整个大明经济的崩溃。
银行是双刃剑。
用好了,就能促进大明的发展与繁荣。
用不好,那问题就大了。
这其中的许多奥妙,是他此前从来没有想过的。
可太孙殿下却恍若未卜先知,所有一切皆了如指掌。
马车上,杨士奇和姚广孝两人,对朱允熥的崇拜,再度上升了一个层次。
这才是真正的未来天子。
远超凡人。
“第二桩事呢?”科普完银行的功能和作用后,朱允熥笑问道。
杨士奇沉吟片刻,方缓缓道:“税务司收的税额极高,但长此以往,恐怕要出事情。”
……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7_177420/202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