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二百二十四章 杨士奇的办法,收天下之粮!
    朱允熥神情微微一凝。

    雀鼠耗他当然听说过。

    这是从宋代开始征收的。

    征收的理由也很简单,收上去的粮食,会被麻雀和老鼠吃掉一部分。

    因而要求百姓上交粮食赋税的时候,额外多交两成到三成的粮食,谓之“雀鼠耗”。

    历史上,后来朝廷由收粮食改成征收银子之后,雀鼠耗便又改成了“火耗”。

    仍然是征收两成到三成的样子。

    雀鼠耗是真实存在的损耗。

    封建时代,粮仓很难完全杜绝老鼠。

    火耗嘛,实际上虽然有一些,但很少很少,加收两成到三成,明显就是加税罢了。

    火耗银大部分都进了官员个人的腰包,部分则用来维持衙门的正常运转。

    毕竟,朝廷给官府衙门的拨款很少,根本不够用。

    一直到后来,开始实行“火耗归公”。

    ……

    此际,骤然听杨士奇说到“雀鼠耗”,不由得又勾起了朱允熥前世的记忆。

    小时候生在农村,那时家里穷,还没有盖起小洋楼,仍是原来的土房子。

    每年秋收,交掉给国家的征粮,购粮之后,余下的粮食,便会用蛇皮袋一袋一袋装好,放在家里码着。

    那个时代的农村人没有买粮吃的习惯,都是将自家产的谷子存放着,需要大米吃的时候,便拿两袋稻谷去“打米”(即用专门的机器,去掉谷壳,打制成大米)。

    然而,放在家里的谷子,总是会被老鼠吃掉相当多一部分。

    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可无论采取什么办法,家里的泥巴房子,永远堵不住老鼠。

    老鼠会从地上,墙上打洞,钻进来偷吃稻谷。

    为此,家里后来又养了猫。

    猫能让老鼠的存在,大大减少。

    但猫始终无法让老鼠完全杜绝,只能将其压制下去,使粮食损失降到最低。

    至于耗子药之类的。

    老鼠确实毒死了不少,可副作用是,猫也被毒死了。

    耗子很快便又复发,变得比以前更多,更猖獗。

    并且,下一次,同样的耗子药就会失效。

    老鼠鼻子特别灵,不再吃了。

    受过几次教训之后,便发现最好的办法,仍然是养猫。

    虽然没有办法让老鼠灭绝,可综合下来,粮食损失是最小的。

    再到后来,生活越来越好,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

    有了水泥这件神器挡着,老鼠才很难进家里去偷吃粮食。

    当然,也有例外。

    比如木门之类的,会被老鼠咬出孔洞。

    水泥粉刷的墙壁如果不注意防范,有时候也会因为太薄掉落,被老鼠钻出洞来。

    但不管怎么说,相对于以前的土房子,防鼠上有了极大的改善。

    再往后,家里用上了铁皮打制的谷仓。

    虽然偶尔还能看到一两只老鼠,却已经变成了非常稀罕的存在,一般也很难偷吃到家里的粮食。

    水泥……防鼠?

    对啊!

    当土房子变成小洋楼的时候,老鼠便一下子变少了。

    小洋楼实际上并没有认真的防鼠,只是其本身的结构,决定了老鼠想要入侵里面,远比进入原来的泥土房困难。

    如果是用水泥专门打造的粮仓呢?

    后世国家粮库里储藏的粮食,可没有被老鼠偷吃掉这回事。

    然而,即使是后世,根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仍有大约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粮食,在收获后到出售前这段时间,被老鼠偷吃掉。

    一般的城市家庭,每次只会购买数量不多的大米,用着极好的措施防范,又住在钢筋水泥打造的高楼里,根本不会体验到老鼠吃粮的可怕。

    但实际上,老鼠每年消耗的粮食,是非常惊人的。

    尤其是在一些落后国家。

    因为他们没有防范老鼠的设施和条件。

    如今的大明,亦是如此。

    凡是种田种地的农民,家家户户都会储粮。

    可眼下,大明普通百姓居住的房子,基本都是茅房瓦房泥房,怎么可能挡得住老鼠呢?

    别说是他们了,即令是官府的粮仓,想完全挡住老鼠,也难于登天。

    雀鼠耗与火耗不一样,它是真实存在的。

    可有了水泥,这一切便改变了。

    杨士奇道:“有了水泥,便能修筑出能完全挡住老鼠进入的粮仓。”

    “之前与那些地方豪绅打粮食价格战的时候,朝廷拨款建了不少新的粮仓。”

    “皆是用水泥建筑而成。”

    “我特意去考察过,新建的粮仓,严密无比。只要管理得当,不让老鼠在大门开启之时趁机溜入里面,老鼠便无法钻孔进入。”

    “不仅如此,水泥还有着极好的防水防潮之功,可以防止粮食受潮霉变。”

    “若将全国的粮食,都储藏在这种水泥粮仓里面,便可减少两成以上的粮食损耗。”

    朱允熥眸内精光一亮,道:“那我立即拨款,令各地官府全力用水泥建筑新式粮仓。”

    时至今日,大明的水泥产量已相当之高,也培养了大量会生产制造水泥的技术工人。

    “没有这么简单。”

    杨士奇轻轻摇了摇头。

    “原来天下粮食共十分,国库粮仓里面的储粮,连一分都不到。”

    “前段时间太孙殿下利用与地方豪绅之间的粮食大战,提前去乡下布局收储。”

    “秋收之后,这些收来的粮食和国税赋之粮合在一起,约摸能占到天下粮食的一成左右。”

    “这还得今年税赋征收一帆风顺,不闹出任何事情。”

    “但即使如此,天下间九成的粮食,仍在民间百姓手中,在那些地产众多的地主手中。”

    “朝廷总不能强令他们将家里储藏的粮食,全部都交出来吧?”

    “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真要这样做的话,那恐怕全天下的百姓,都得反了。”

    “可如果不收上来,仅靠朝廷粮仓里的那些粮食,就算从此不被老鼠吃掉一粒,全国能多出来的粮食,亦不过是百之一二罢了。”

    朱允熥不由呆住。

    封建社会和后世现代社会不一样。

    后世寻常百姓家中,储藏能吃一两个月的大米,就算很多了。

    后世绝大多数粮食,都储藏在国库粮仓里面。

    但这个时代,家家户户都在储粮。

    大多数百姓家里,都藏着足够吃到明年秋收的粮食。

    这是他们保命的粮。

    没有这些粮,他们就得担心自己全家饿死的问题了。

    这些粮,也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朝廷若要将这些粮都强行收上来,那老百姓就真的走投无路,只能全体造反了。

    即便是最残暴的君主,也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

    可不将粮食收上来,分散储藏在千家万户,便不可能消除老鼠带来的损耗。

    让家家户户都住进水泥建筑的房子,家家户户都能自己防范好老鼠的入侵,这显然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的事。

    这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

    “殿下也不必失望,能多出百之一二,便是多出了足够供上百万人口吃的粮食,这已是盖世之功。”

    杨士奇安慰道。

    他心中感慨不已。

    太孙殿下的一项发明,便有如此之大的作用。

    不仅让金陵城里大大小小的路,都变成了水泥路,较之原来,好走了百倍,不会再因为下雨而泥泞难行。

    而今,又利用其建造出可以防范老鼠的粮仓。

    这等功绩,放在一名身份普通的百姓身上,也足以让此人名垂青史,受万世敬仰。

    于太孙殿下而言,他却仿佛只是做了一件极微不足道的小事。

    大明有这样的人掌权,何愁国家不能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繁华盛世呢?

    “水泥还可用在修建水塘上和加固堤防上。”

    “朝廷逐步加大修建水塘和堤防,抗旱防涝,粮食便能年年丰收。”

    “若是科学院能研制出有效的农药,大明的粮食生产更能再上一个台阶。”

    “殿下予以厚望的蒸汽机,我此前特意去看过,用它来抽水,实是神器。”

    “再辅以垦荒之策,多管齐下,何愁大明粮食不足?”

    “自古以来,纵然再是太平盛世,寻常百姓也只能吃七八饱。”

    “而今太孙殿下治理国家,国库之充盈,前所未有,百姓丰衣足食,此诚千古圣君亦不及。”

    加大水利建设,用蒸汽机来抽水抗旱?

    说起来,历史上早期的蒸汽机,就是为了抽排地下矿藏的水而发明出来的。

    抽水也是早期蒸汽机最大的用途。

    后来用在用在织布机,用在其他各行各业,则是慢慢挖掘出来的用途。

    相比这个时代靠人力驱动的龙骨车,蒸汽机抽水的效率,无疑会增加百倍都不止。

    相比驱动轮船前进,仅用来抽水,无疑也容易许多。

    但即使现在大明制造局将蒸汽机顺利造出来,然后立即铺开,大量制造,要让各地的农民用上,也是明年的事了。

    杨士奇想要说的显然不止这些。

    朱允熥笑道:“别只顾着拍我马屁,赶紧说眼下的措施。”

    杨士奇正色道:“上面这些举措,才是治本之策,故而说在前面。因为究其根本,还是增加粮食产量。至于眼下的法子嘛,无非是两个字——收粮。”

    “天下百姓储藏的粮食还是不少的,大户储粮更多。”

    “别说这几年大明风调雨顺,粮食年年丰收,便是大灾大荒之年,饿殍千里,不少大户人家的粮仓里,仍有堆积如山的粮食。”

    “只要能将这些粮食收起来,平分给天下百姓,而不是放在大户的仓库里发霉变质,被老鼠吃掉或腐烂掉,就等于是凭空增加两三成的粮食!”

    “有了这些粮食,到明年秋收,大明都绝不可能缺粮。”

    “太孙殿下亦可一直让粮食保持低价。”

    朱允熥苦笑道:“你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知道呢?”

    “可是要收天下的粮食,难于登天啊!”

    那可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让老百姓都交出来?

    那不是逼着老百姓和朝廷拼命吗?

    什么为你好之类,显然没有老百姓会相信。

    至于说只收大户的,打土豪分粮食……这也会造成天下大乱,后果不堪设想。

    后世能这样做,也是在事前做了许多工作,从西学之风,到新文化运动,再到新思想的传播,再建立起严密的组织,推翻原来的统治……

    又过了几年,做足了思想工作和动员,才开始分田地。

    而今的大明,思想建设还在启蒙阶段,那样做无异于自毁长城。

    别的不说,光是朝廷内部大大小小所有官员,就得群起而反对,而是拼了命的反对。

    后世可不是。

    后世至少朝廷内部都是支持的。

    杨士奇微微一笑,道:“正常的法子,自然是如此,任谁也不可能收得了天下之粮。”

    “不过,此前历朝历代,也没有谁能收得了天下的银钱。”

    “但太孙殿下却利用大明银行,轻而易举的实现了这一点。”

    “如今,何不故计重施?”

    “效法收银钱的法子,将天下粮食都收进国库粮仓呢?”

    ……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7_177420/2021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