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吃出健康世界医学研究离你有多远 > 第101章 双语改变大脑结构,使大脑更高效,或许还能长寿
    我们都知道,在科学界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不仅因为卓越的贡献而为人熟知,同时他们也以长寿而著称。而长寿也让他们有机会再更长的时间内继续为人类贡献他们的智慧和才干,影响到世界和更多的人。

    在我们国家同样也有很多长寿的科学家。钱学森活了98岁;杨振宁现年102岁,90岁生日时宣读了自己未来20年的规划;杨绛活了105岁,103岁时发表了自己的最后一本书《走在人生边上》。

    这些科学家长寿的秘诀是什么?有人说是他们比较专一,有人说他们的基因强大,有人说是更好的待遇和医疗条件。他们从难以数计的人群和人才当中脱颖而出,这绝对不是偶然的概率和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们的眼光、胸怀、境界、世界、格局都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他们往往肩负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些科学家不仅长寿,而且大脑依然活跃。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是:知识不仅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还改变了他们大脑的结构,才使他们明明白白活到天年?

    近日,《神经科医生》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由雷丁大学和乔治敦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发现:掌握双语的成年人的皮层区域和皮层下灰质结构以及连接这些区域的白质束的结构与只会一种语言的人不同。

    研究人员分析了1293名参与者的大脑灰质扫描图和1119名参与者的大脑白质扫描图,寻找它们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如皮质和皮层下脑区灰质的厚度、体积和表面积以及脑区白质特征。

    结果显示:在幼年期和青春期早期,双语者的大脑相比于单语者呈现更多的灰质,而在青春期中后期,双语者的大脑白质的完整性也增加了。该发现不仅证实了双语大脑结构和单语大脑结构可能不同的说法,还表明,这种不同的大脑发展可能会对人的生命以及生命活动产生影响。

    钱学森、杨振宁等老一辈的科学家都会至少2门以上的语言。杨绛通晓汉语、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杨绛在48岁时才开始学习她的第四门语言西班牙语,并翻译了《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是最优秀的翻译佳作,累计发行710多万册。

    灰质是一种神经组织,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大量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一起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白质。

    所以,灰质和白质的增加会使大脑变得更高效。

    “语言是一种工具”,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工具;语言是探索世界奥秘的工具;语言也是你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的工具。

    同时,语言还是增加你的大脑效率的工具,也许,它还是改变你的命运的工具;

    掌握双语的好处涵盖了个人、职业、社会、认知和文化多个层面,比如认知优势,比如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比如可以推迟老年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比如更多的职业优势,更多的工作机会,更丰富的社交圈,比如跨文化交流,以及更自信和更高的收入。

    写在最后:除了母语,再学一门语言吧!它改变的也许不仅仅是你大脑的灰质和白质,它改变的也许还有你的寿命。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0_30234/301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