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黑虎97的新书杨家将新传 > 第3章 宋太祖谋取太原城(一)
    宋太祖赵匡胤,从探子的口中知道北汉有杨继业和夫人折赛花,两人均精通兵法谋略,尤其是那杨继业,号称杨无敌,不但兵法韬略鬼神莫测,也精通天文地理。看来力敌不成,不如绕开北汉大营,直取太原城,看你杨继业其奈我何!

    赵匡胤还从探子口中得知北汉士兵正在大规模上山砍柴。砍柴何用?持久战吗?数十万人马的吃喝拉撒,砍柴运粮也不足为奇。不过,这宋太祖赵匡胤也不是等闲之辈,同样精通天文地理,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一定有问题。于是,信步走出大帐外,夜观天象,看那北斗星复明复暗,知道将有大雨来临,而且,可能要下好多天的大雨。好您个杨继业,砍柴嘛,谁不会?你的计谋能蒙住别人还能蒙得了我吗?几十万部队,没有柴火做饭吃,那就只有撤回老家,息战罢兵,功亏一篑了。想我北宋朝立国不久,好不容易才组织了这一次大规模的北伐,想叫我无功而返,门都没有。熬下去吧,看谁熬得过谁!

    于是,宋太祖赵匡胤吩咐诸将带领后勤人员和几千士兵上山砍柴,又令王全斌率兵二万人马前去监视那辽军动向,随时报告辽军的一举一动,恐其乘虚而向我军进攻。

    其实,扬继业命令士兵上山砍柴,还有一层深意,那就是必要时用火攻!那宋太祖连营数十里,一把大火送上一份“大礼”乃三国陆逊火烧刘备连营之计。而北汉王知道北宋的厉害,自己国小军力不济,长久下去,是熬不起的,后勤都得保障不了,吃饭都是个大问题。面对杨继业的大量上山砍柴之计,北汉王是不理解的。杨继业只好面见北汉皇帝,说道:“砍柴,既是我军面对即将来临的大雨,如果没有足够的烧柴,没法煮饭吃,夜晚兵将烧火烤也需要大量的木柴;臣命令士兵砍柴,还有其它考虑,比如那宋军数十万人马,接下来连日多天的大雨,我看他们拿什么来煮饭烤火?所以,没有烧柴,宋军必退,我主就可高枕无忧了。另外,经过了解,那宋营连营数十里,那长蛇之阵摆了若干条,此是刘备当年连营七十里,兵家大忌啊,一把大火烧它个精光,看他还敢来侵略我国吗?”北汉王刘继恩听杨继业这么讲,也就宽心许多了。不过,还是放心不下,那宋王赵匡胤诡计多端,还是多个心眼才好。命令杨继业派兵去与辽军联系,务必全力支持我军打好这一仗。这一仗,关系很大,若有啥闪失,我国危矣!

    这里讲一讲古战场后勤保障方面的事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北宋初期的战争。影视剧看过很多,就是有专门的运粮官,几千将士负责押运,千里之外,把粮草运到,将士吃饱饭好上阵杀敌立功。真实的古战场是如何保障后勤供应的?这里简单讲一下。

    一,粮草。包括粮食和草料(马、牛等畜牲吃)蔬菜水果等。饮用水、油盐酱醋茶等佐料。

    二,武器弹药的供应。

    北宋初期,兵将使用的武器主要有:1 ,刀,有八种,八种刀均为短刀,也有少量唐朝五代时候用的陌刀(一种长刀,威力巨大,据说能一刀砍断马脖子);2,枪,有九种,单钩枪、双钩枪等;3,剑,有两种;均是厚背短剑,能砍能刺,;弓弩、箭、盔、铠甲等。4,重型武器:床弩、架子砲、猛火油柜箱等。5,:火药武器,轰天雷、火蒺藜雷等。6,传说:岳家枪,重达百斤;岳云锤,重达四百斤;水魔禅杖,六十一斤(鲁达用;)青龙偃月刀,八十二斤(梁山关胜用);李逵两板斧,几十斤重;以上兵器的真实性待考。还有战马,攻城用的云梯等。

    三,战袍、衣裤等

    四,医药卫生

    治病以中医为主,上山采草药,炮制而成。也存在部分装神弄鬼的祝由术,化符治病等怪异的方法。

    数十万人几个月刀对刀,枪对枪,杀得天昏地暗,还用上了砲,死伤无数,战场救护如何开展,屎尿怎么办?死人怎么处理?本人查阅过资料,千年前的北宋这方面的资料少得可怜,仅就我的所见所闻略作说明。

    数十万人扎堆住在一起,一人一泡尿可以流成河;一人一泡屎可以堆成山;怎么办?挖坑解决!五个或十个帐房挖一坑解决屎尿问题,洒上生石灰消毒,满了填埋或运往它处。(比如百姓积肥等用途。)

    死尸,都说每一场大战必定血流成河,尸骨堆成山,运回安葬?就地掩埋?火化?都搞过。敌我双方死在一块,搂在一块死,得分开不?我了解到这么一种处理办法:部队来不及掩埋,只能由当地县乡村等组织老百姓去挖大坑,不分哪方将士,一个大坑几百上千人都丢里面埋了,立坟牌:万人冢。比如现在云南大理古城还保留有唐朝远征大军被打死后埋的大坟头,很高很大,据说足足埋了三万多唐军将士。战场埋尸首的传说很多,据说,尸首的衣服被扒光了,大姑娘没了那份羞涩了,上去就扒,管它男女之别,要生存嘛。因为大战过后就是大饥荒,有可能瘟疫流行,得顽强地活下去啊。庄稼可能被连根拔走吃光了,树叶也被摘光吃了,老百姓吃啥?逃荒要饭吗?留下来就得生存下去啊。

    正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74_74015/1070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