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威远侯府 > 第505章 十死无生
    拿到“条子”之后,江景辰并未去管杨士钰的去处,先是去了刑部大牢,找到受害者的父亲越老爷,开门见山道:“你就甘心看着打死自己儿子的凶徒逍遥法外?”

    越老爷回答道:“当然不甘心,所以才希望大人能够开堂重审。”

    江景辰瞥了一眼其余家眷,淡淡道:“你先前跟杨士钰做了什么交易?”

    越老爷心神微震,故作疑惑道:“大人这话是何意?”

    江景辰嗤笑道:“曲江池画舫,安王、杨士钰、瞿氏旁支,还有你……当真以为不会被人发现吗?”

    越老爷默默垂首,只以沉默应对。

    江景辰询问道:“你的手中是不是掌握着瞿鹏诚犯斗杀罪的证据?”

    越老爷依旧不答。

    江景辰继续说道:“杨士钰给了你多少钱,以至于你连亲儿子的性命都拿出来交易?”

    越老爷猛然抬头,激动道:“还请大人不要胡说,为人父者,岂会为了钱财做出那样的事情。”

    江景辰淡淡道:“若不曾与杨士钰交易,怎会甘心放过杀害亲子的真凶?”

    闻言,越老爷双眼通红,脸上尽显不甘与屈辱。

    江景辰将神情收进眼底,心中有所悟,开口道:“是因为安王。”

    越老爷紧握双拳,悲愤道:“都是一丘之貉,何必多言。”

    江景辰笑了笑,说道:“且让本官猜上一猜,可是杨士钰借安王之势来压你,逼得你不得不按照他说的去做?”

    越老爷动了动嘴唇,却是没有说出一个字。

    江景辰拿出“条子”向苦主家眷展示,随后说道:“只要你们肯配合,说出案件实情,本官保证会让杨士钰此后难以翻身。”

    众家眷见了批示,聚到一起交头接耳小声商议。

    江景辰也不催促。

    半炷香之后。

    越老爷开口道:“杨郎中从来不是威胁,大人应当知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江景辰点了点头,说道:“本官知晓你们在担心安王,因此想要告诉你们一件事:安王已经将杨士钰抛弃,不会再为其提供助力,更不会再参与其中。”

    越老爷神情微动,质疑道:“大人如何证明?”

    江景辰抖了抖手中的“条子”,含笑道:“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若非如此,尚书大人可不会掺和进来,更不会给出批示。”

    刑部尚书潘弥业大人的官风多少有些耳闻,只不过

    越老爷依旧担忧,迟疑道:“瞿氏可是皇亲国戚,即便是旁支,也不容小觑,大人又当如何应对?”

    江景辰回应道:“安王已经表明了态度,奉恩公府自然不可能在参与进来,你该不会以为皇后娘娘会因为这点小事烦心吧?”

    会?

    不会?

    越老爷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瞿氏旁支的势力有限,可当初杨士钰说的那些话也在理,毕竟未出五服,打断骨头连着筋,另加当时还有安王出面。

    迫于形势,不得不妥协。

    江景辰见对方神色有所松动,心念一转,说道:“杨士钰是否与你说过,待案件重审之后,会让你为子报仇?”

    越老爷瞳孔剧缩,神情慌乱,说道:“大人误会了,完全没有这一回事。’

    江景辰安抚道:“放心,本官不是要追究你与他们合谋来算计本官,只是想告诉你一个简单的道理:识时务者为俊杰。杨士钰已经是弃子,你也当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选择。”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越老爷没想过要为俊杰,更没想过要当英豪,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为亡子讨一个公道。

    公道二字。

    都说世间自有公道在,可为什么想要一个公道就这么难?

    只因为对方有着强权撑腰,就能随意将公道踩在脚下。

    这样对吗?

    换作是以前,越老爷绝对不会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也就是祸及自身,才感到了深深的无奈与痛处。

    “敢问大人,什么样的选择才叫正确?”

    “对你有利者,当是正确之选。”

    “敢问大人,此刻所做之事,与杨郎中所做之事有何区别?”

    “区别就在于”

    有什么区别呢?

    若说目的,同样都是为了翻案,只不过杨士钰选择了更加复杂的方式。

    江景辰顿了顿,说道:“区别就在于他会躺下,而本官会站着,且一直站到最后。”

    说再多都是借口罢了。

    成者王,败者寇。

    无需多言其他。

    越老爷想了想,说道:“杨郎中保证过,只要依计而行,最后会让瞿鹏诚以过杀之罪论处,大人又当如何?”

    江景辰反问道:“你想要如何?”

    若只是过杀,罪不至死。

    再加上瞿氏的财力,即便是判处流放,一路上也都会过得十分舒适。

    杨郎中也好,江侍郎也罢,都是要利用越氏来从中取益。

    那么便有了谈判的筹码。

    越老爷咬牙切齿道:“杀人偿命。”

    江景辰眉头一挑,淡淡道:“你能给本官些什么?”

    越老爷回答道:“此前所有的人证、物证都是伪造,都是为了给瞿鹏脱罪,只此一件,就能让杨郎中丢官罢职。”

    江景辰不置可否。

    越老爷继续说道:“真正的人证物证都掌握在老朽手中,依着杨郎中的计划,只等重审之后,届时再去敲登闻鼓喊冤。”

    “登闻鼓”三字犹如一道惊雷炸响,震得江景辰久久不能回神。

    本以为去御史台或是大理寺喊冤已是极致,没曾想居然会是去敲登闻鼓。

    登闻鼓的起源,可以发轫于尧舜时期的谏鼓。

    尧置敢谏之鼓,使天下得尽其言。

    谏鼓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集意见和建议,

    大周于宫外分置肺石及登闻鼓,有冤不能自伸者,立肺石之上,或挝登闻鼓。

    立石者左监门卫奏闻,挝鼓者右监门卫奏闻。

    左右监门卫大将军、左右金吾卫大将军是主要管理者。

    《周礼》中提到:“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以待达穷者与遽令,闻鼓声,则速 逆御仆与御庶子。”

    意思是说:有冤情未得到伸张的人所做的申诉,先由交给司职衙门处理,然后再交给尚书省主官详细审阅论断。

    若是不服尚书省决断,可再经三法司陈诉,最后若仍是对三法司处理仍不服,则要上表圣上,由圣上亲断。

    依律:有人挝登闻鼓,司职衙门即须为受,不即受者,加罪一等。

    简单来说,一旦敲响登闻鼓,即会惊动三省、三法司,各个衙门,直达圣听之后,案件便不可能再简单了事。

    登闻鼓就立在宫外。

    敲或不敲,它都在那里。

    任何人都可以去敲登闻鼓,若所诉不实,则施以一百杖。

    基于种种原因,执刑之人必下死手。

    没有人可以活着撑过一百杖。

    通常情况下,若非走投无路心怀死志之人,断然不会选择去敲登闻鼓。

    江景辰收敛心神,摇了摇头,开口道:“登闻鼓已经许久不曾响过,谁若敲响,十死无生。你也是真够傻,居然会信这样的话。”

    越老爷不解,追问道:“所述皆实,如何会是十死无生?”

    江景辰淡淡道:“你以为敲的是登闻鼓,实则是在打各个衙门的脸面,做出这样的事情,断无活命的可能。”

    设立登闻鼓的初衷肯定是好的,只不过随着时间流逝、事态的演变,登闻鼓早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意义。

    现今的话

    登闻鼓若响,所涉及衙门官员都将面上无光。

    京兆府、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包括三省在内,那可是一大批手握实权的朝廷重臣,有的是手段整治击鼓之人。

    让实变为不实更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凡事无绝对,除非背后有强权之人撑腰。

    可若真有强权之人撑腰,又何必去敲登闻鼓?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85_85465/1264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