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秦时:封侯非我意 > 第40章 羁縻王
    廉颇用一种极其怪异且带着几分审视意味的目光看着晋屹,缓缓开口说道:“不知,据老夫所知,几乎无人敢朝诸子动武。”

    晋屹心中一凛,意识到自己刚刚的提问或许有些不妥。

    毕竟,像宗师级别的高手撸起袖子直接动手这种事情,实在是罕见至极。

    他暗自庆幸廉颇并未深究,只是点到为止。

    “好吧。”晋屹轻轻点头,算是默认了廉颇的说法。

    同时,他也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日后说话需更加谨慎,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廉颇似乎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很快便转移了话题,问道:“小子,你准备和秦国达成什么条件?”

    他的语气依然平静,但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好奇。

    晋屹微微一笑,显得满不在乎地回答道:“这得看秦国能拿出什么条件。”

    他确实有意与秦国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轻易妥协。

    如果秦国提供的条件无法满足他的期望,那么他完全不介意先从楚国这边寻找突破口,获取一些实际利益后再做打算。

    他深知,在这场权力游戏中,自身实力固然重要,但策略同样不可或缺。

    只有把握好每一个机会,巧妙运用各种手段,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等待秦国的回应,看看他们究竟能给出怎样的筹码。

    ……

    晋屹和廉颇的话题越来越深入,渐渐地开始探讨起战国七雄和诸子百家所构成的天下大局。

    而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另一边,秦国一支快马加鞭、隐匿行踪的使节队伍正在迅速靠近岭南地区。

    要知道,岭南与秦国之间的距离远比楚国离秦国还要遥远数倍有余。

    然而,尽管如此,秦国却有着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神秘组织——罗网。

    这个组织的存在使得秦国在各种行动中都能够游刃有余,即使面对如此长途跋涉的任务也毫不畏惧。他们就像一群无影无踪的幽灵,穿梭于山川之间,执行着秦国的秘密使命。

    在楚国刚刚派人开始查探岭南三季稻的产量之际,秦国已经通过罗网在楚国的探子,先墨家和农家获悉了详情。

    之所以未能抢在墨家和农家之前,原因就在于秦国乃是战国七雄之中首屈一指的泱泱大国,同时也是七国里最为强大的存在。

    然而,其国内部却纷争不断,各个派系之间明争暗斗,导致秦国无暇分心他顾。

    如此一来,便使得墨家和农家占得了先机。

    若不是墨家近来显露疲态且农家碌碌无为,秦国根本不会派遣使者前往。

    此次掩日、惊鲵以及断水三人行动失利,更是迫使秦国的使节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奔向岭南地区。

    三日之后。

    此时此刻,各国的密探们纷纷踏上归途或者刚刚回到自己的国家。

    而在秦国这边,使节已经从梅岭道进入到了岭南地区。

    对于秦国内部的派系斗争结果,晋屹心中也是了然于胸——吕不韦如今已然是独揽秦国大权。

    楚系、韩系等六国的外戚以及秦国的宗室、各大贵族体系虽然联合起来,但也只能勉强与吕不韦相抗衡罢了。

    然而,在众多派系之中,实力仅次于吕不韦的楚系,其领头人昌平君却因为农家之事,首先败下阵来。

    楚系的这一次临阵倒戈,直接导致了此次谈判的主动权完全落入了吕不韦的手中。

    秦使进入岭南的第二天清晨。

    晋屹早已站在禺山山顶的私人宅院中,静静地眺望着远方。

    他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袍,身姿挺拔,气质高雅。阳光洒在他身上,仿佛给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入耳中,晋屹缓缓转过身来,只见一名使者模样的人正朝着他走来。

    这名使者正是来自秦国的使节。

    之所以不在郡守府接见这位秦国的使节,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几天前,正堂在玄翦与廉颇的激烈战斗中被毁,如今仍在紧急抢修之中。

    对于这位秦国的使节,晋屹不记得其在史书中有只言片语的记载。

    换句话说,这个人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名气。

    不过据廉颇所言,此人颇具才干,但并不出众,属于吕不韦麾下那种能言善辩之人。

    然而,其品性却不怎么好,因此一直未能得到重用。

    晋屹嘴角微扬,心中不禁对这位使节产生了一丝好奇。

    他想知道,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物,究竟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消息。

    “相国大人听闻瓯雒、夜郎、滇人、七闽等地皆借鉴施行岭南军政之制。我王愿……封晋首领为王,为秦臣,与秦共存……”

    听了半天,晋屹才明白吕不韦打的算盘。

    羁縻之治。

    “羁縻政策”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

    所谓“羁縻政策”,是历代中央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

    以夷制夷,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中央政权统治下的一般州县。

    该政策起源于秦国。

    秦灭巴国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巴氏爵比不更。”

    秦昭王与巴人盟誓,“秦犯夷,罚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

    秦统一天下仍以“巴氏为蛮夷君长”, 统领旧地。

    羁縻之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

    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

    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实际上就是个不入中原文化和政权眼中的土王,以稳定边疆。

    吕不韦给他的王,只是秦与岭南合作的名誉之称。

    他以羁縻王的身份,只需朝贡稻种。

    除此之外,全是秦国低头,许之大利于岭南发展的可成文或不能明文告知天下的条件。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87_87966/2350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