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朝拾夕花 > 第46章 烙印
    明明在外打工干的活轻快,赚的还多,种地累死累活,去掉成本和人工,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可是春种秋收却没有人掉队,农忙时节,没有闲着的土地。

    这几年,以后的几年,好像什么都涨,只有粮食的价格还是那样,糊口都不够。

    种地好像一场豪赌,买定离手。

    赌今年的雨水和热量适合哪种庄稼的生长,赢了丰产,输了少产,甚至绝产。

    可是丰产却不一定丰收,丰产则谷贱,谷贱就会伤农,好像农民在这场赌局中,天然就处于劣势。

    小时候,徐吟问过,为什么不能不种地,明明那么不划算。

    徐舟行说,要是农民都不种地了,大家吃什么?

    可是徐吟不明白,为什么别人不种地就有吃的,自己家却不行。

    后来,徐吟明白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人在社会群体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自家的户口本上有着两个字——粮农。

    徐吟发现,年纪越大的人,越“喜欢”种地。

    不,应该说,年纪越大的人,越热衷于种地。

    因为,他们真的挨过饿。

    他们是从困难时期中走过来的人,战胜了天灾人祸,经历了炮火纷飞,所以对于现在和平安稳的日子格外的满足。

    现在这样的生活,已经是从前难以置信、不敢想象的神仙生活了。

    但是,吃过苦的人,总是缺乏安全感,而粮食,最能给挨过饿的人安全感了。

    这种感情,恐怕徐吟这辈子都体会不到了,是幸运,也是一种无奈。

    徐吟想到了自己的姥姥,一个一到吃饭的时间就有各种活要干的人。

    从前,徐吟不明白,为什么姥姥不愿意上桌吃饭,后来,徐吟以为是姥姥小时候家里重男轻女。

    可是,慢慢地有一点了解了父母小时候的生活以后,徐吟突然醒悟,也许只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那时候,条件艰苦,男人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要吃饱,一个母亲唯一能对孩子好的大概就是先让孩子吃饱饭吧。

    可能是因为自小和母亲相处的时间更多,所以徐吟总是能体会到母亲为家庭的付出。

    想想母亲曾经的付出,也就不难猜姥姥为什么不上桌吃饭,吃饭时也只吃青菜,舍不得吃肉,却总说自己不喜欢吃,要是真的不喜欢,又怎么会重复那么多遍呢?

    她总是吃孩子们剩下的菜,哪怕是剩了几天的菜都舍不得倒掉或者喂狗,总是说还能吃。

    家里买点水果舍不得吃,要吃也是吃不新鲜的,坏掉的,哪怕被子女嫌弃抠搜节俭,也依然不改。

    食物新鲜的时候永远不吃,因为舍不得,想留给孩子,不新鲜了,舍不得扔,就进了肚子。

    明明早晚都要进肚子,为什么不在它新鲜干净的时候吃掉呢?

    徐吟不理解,觉得难以接受,为什么要这样自苦呢?

    那是过去多年困苦的时光在她身上烙下的印记,终其一生也消磨不掉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99_99339/2240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