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四合院:签到百种技能,暴打众禽 > 第39章 记起了一些零星片段
    “贾师傅,您能帮忙检查一下我的车吗?这次跑了这么远,怕有什么小毛病。

    我今天算是休息了,去找找科长,回头我还得看看情况。”

    他交出车钥匙给贾山河,后者依然保持着笑意,点头应承,因为何雨水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她未沾染恶习,海杰提到她的样貌和明理的品质也让贾山河相当满意。

    进了科长的办公室,了解到李峰完成了特殊任务后,尽管与运输科关系不大,科长明白李峰的贡献,毕竟他是运输科的一员,所以他也得到了一定的利益。

    李峰急切想要回家,在与姜科长沟通了关于采购科给他留下的职位名额后,姜科长只是挥手示意明白,由他自己决定接下来的步骤。

    从运输科的小楼出来后,刘强不再理会旁人,急匆匆地骑上自行车,朝着家的方向全速前进。

    抵达南锣鼓巷四合院的门口时。

    “同志,你好,您找谁?”

    三大妈注视着面前这个黝黑消瘦的男人,显然是位辛苦劳作的农民。

    这两年自然灾害频发,周边的人都纷纷奔往北京,这使社区的安保有些松散。

    院子里的生面孔使得三大妈格外小心审视。

    “您好,打扰一下,这里是不是南锣鼓巷95号?”

    刘强询问,一边放下肩上的麻袋,麻袋已经被岁月侵蚀得锈迹斑驳,上面的油漆几近剥落。

    听到是来找刘茵的弟弟,那自然是李峰的舅舅。

    三大妈料定他是为了找刚来的亲戚,瞬间换上一副友善的笑容。

    “嗨,你是刘茵弟弟吧,快来,刘茵以前提到过老家会有人过来。

    真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一大婶的热情领着他走向李峰的住处。

    李家妹子,瞧瞧你弟弟提来了什么东西啊,沉沉的。”

    显然,三大妈和大爷相处太久,一见那麻袋就觉得其中肯定有不少东西。

    “我已经交代过多次,不需要带东西来的。

    看你,回去还得自己扛,这里吃的不缺,放下吧,我去给你倒杯水。”

    刘茵意识到,三大妈守在门口不太合适,更不想让麻袋里的东西变成送给他们的礼物,连忙上前解围。

    “谢谢阿姨!我弟弟专程远道而来,我先招待一下他。”

    虽然嫁给外出多年,刘茵心系娘家,此次有机会送点物资,可以帮助家里走出困顿,但她依然深爱着弟弟。

    事实上,对那些小猪崽的关怀使刘强不惜远行。

    家里的经济困难迫使他们凑钱买了介绍信,从安徽赶来京市,只为看望这些宝贝。

    “姐,不用给我喝水,我想直接看看小猪。”

    刘强笑道,眼里满是对家乡生活的怀念,三十岁的人却有着儿童般纯真。

    得知弟弟的迫切心情后,刘茵理解了,并将水杯放下:“走,一起看看,它们这段时间可能吃得很肥哦。”

    二人进入倒座房,刘茵熟练地打开门,让刘强靠近两只活泼的小猪。

    见到真实的猪崽,刘强内心喜悦不已,伸手抱起其中一只,细细查看它的性别。

    “呵,母的,那这个呢?”

    他指着另一只期待地问道。

    “那只是公的,外甥确实挺聪明,他知道要留下一公一母呢。

    “刘茵趴在窗户边笑道。

    “这样吧,地里的红薯藤多,孩子们放学还能捡些猪草。

    要是不够,他们也可以上山采春笋,我保证让它们长得肥嘟嘟的!”

    刘强放下了手中的小公猪,两个猪宝宝还没吃到东西就被倒提着,吓得拼命往墙角躲。

    “给你,用这个给它们填饱肚子。

    让他们先适应下你,不然带出门它们在路上肯定会嗷嗷叫。

    “刘茵递给刘强一根蔫巴的大白菜,刘强接过后,剥开叶子喂猪吃。

    “小峰啊,你爸托人搞来的厂里证明文件,你们安心饲养这些猪就好,万一队里有问题,就说这是给轧钢厂养的。

    “刘强听着这句话,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消散了,原先想每个家各养一头猪的想法可能行得通,或许可以让它们住在一起养。

    哎,当初那些日子为了填饱肚子连树皮都嚼过了,真是把皖南想得太富足了吧?

    想想也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徽州的孩子被千里迢迢送到草原去,而不是在近在家乡,道理就明了了。

    山里三年能打几只猎物,这点资源,肯定难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急匆匆赶回家的李峰双脚蹬着自行车犹如旋风,刚在巷口跟做手工鞋垫的大婶打过招呼,便进了自家院子。

    “小峰,表哥到了!”

    “哎,知道了,谢谢大婶。

    “

    院子里负责喂猪的人听见声音放下活计。

    刘强看到走出厢房的李峰推着他全新的一辆自行车进来。

    “舅啊,您回来啦,赶紧进去,这些小猪崽可跑不掉呢!”

    看着坐在刘茵身边的男人,李峰猜测应该是他的表哥。

    记起了一些零星片段,那是他童年的记忆。

    自从刘茵一家搬到这里后,她倒是曾回去过几次,但他已经很久没回外婆家了。

    微笑着致意,刘强盯着眼前的年轻人愣住。

    当年那个穿着开裆裤,总跟在身后炸牛粪哭鼻子的小家伙,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

    “咳,看着这些猪宝宝就踏实许多。

    没想到你一眨眼就变化这么大,当兵回来都没回去看一眼,简直认不出来了!”

    “表舅,我这回来得不久,找个时间一起去探望外公外婆。

    “用徽州方言

    李峰不好意思地揉了揉头,这个李峰前世真的不太尽责,搬到城市后都没回去看过家人。

    “这车是刚买的吗?”

    刘强赞叹地摸了摸光洁的车把手,怕弄脏后赶紧缩回了手。

    对比下刘强粗糙的双手,李峰感慨万分,那辆车仿佛代表着他的新生活,而对方却是勤劳劳动者的手痕。

    看到这辆新自行车,李峰记得上一次为悼念李德义时并没见过,如今却拥有一辆,他猜八成是表弟退伍回来买的礼物。

    “这是我以前厂里作为奖金给我爸的自行车票快过期了,如果不买岂不是浪费了嘛。

    “提到去世的李德义,两人都陷入沉寂。

    这些年,毕竟姐姐的家庭日子也不怎么如意。

    接着,刘茵锁定斜屋的小门后,拿着杯子为刘强斟水。

    “姐,我不渴,别倒了。

    “

    刘强站在门外舍不得进去,望着侄子的新自行车,与他姐姐的表情相似,他也伸手旋转着踏板检查一番。

    看着自己的亲弟弟,刘茵感到无奈,回想起购车时自己的冲动同样如是。

    “购车的钱全是他碰见一头大野猪得来的。

    不然,哪儿有闲钱买这些浪费的玩具。

    “

    “李峰做得很好,接班后开着大货车了,起初我挺担心他的。

    但现在看起来,这一代人里面,就他可能出头。

    “

    接过刘茵手中的热茶,刘强抿了两口。

    “大伯,我外公外婆的身体现在怎样?”

    身为外孙,李峰想起这辈子到此刻仍未去探望过外祖父外婆,心里难免有几分亏欠感。

    “年纪大的人,身体能顶到现在就算好了。

    他们这两年收成不好,你外公还得下田劳作以多赚点工分。

    “

    提及此事触动了他的心结,刘强脸上的笑容消退。

    过去自己耕田收谷,至少生活尚算温饱。

    可后来实行合作化,连连续几个月填饱肚子也成了奢望。

    现在家里连口粮都匮乏。

    曾经还可以爬山采竹笋, 换些零花钱维生。

    与眼前相比,经历多年灾乱后,山上的野物都快绝迹了,坐趟火车的几元钱都要东拼西凑才能勉强付账。

    李峰对于乡下的状况了然于心,他走过去打开舅舅带来的麻布袋看看:

    “带来的东西也不多,自家产的花生、腌制的笋干,还有你外公让你带来的鸡蛋罢了。

    “

    这是他们进城唯一能带来的一些像样的食物,然而想到门前停的自行车,刘强的神情低落。

    中午时分,看见刘强满载而来,刘茵干脆从酱肉上切下一斤五花肉,四合院中弥漫着猪肉煮豆皮的香气。

    在那头,贾家一家人在饭菜香中默默对视着,无人言语。

    秦淮茹看着桌面上寥寥几根白菜和仅足以浮动筷子的大米粥,默默无语。

    贾家明日工厂才发工资,家中已无多余的口粮。

    熬制的大米粥大部分都给了生病的婆婆食用,剩下的渣渣才轮到其他人,连汤带水地吃。

    原本打算向贾老大家借贷一些粮食,但在知道了贾张氏上了环的讯息后,对于来找易中海,他尽管面上带着笑意,但拒绝借贷的可能性几乎是明确的。

    望着喝完一碗豆子粥便走向橱柜拿出药盒,一次拿出两颗药丸欲塞入口中,贾张氏的举动令秦淮茹有些忧虑。

    “妈,医生说过只能一天一颗啊,您少吃些吧。

    “秦淮茹看到她母亲准备一次吞两粒,赶紧出口劝阻,却引来贾张氏轻蔑的一瞪。

    她注视着桌面上的两棵白菜,盘算着现在易中海不愿借粮,该如何解决眼前问题。

    “外公,现在这年景,种地可真是难以维生我们这么大家子了!”

    李峰咀嚼食物时心中思考着如何帮家人逃离现在的艰难状况,毕竟小小猪苗还需要整整一年时间才能长大成猪崽。

    “对,你外婆也说了,你那堂弟堂妹都不想继续上学,想出去赚些工分。

    全是因为外公你,不会木工或瓦匠这些手艺,不然出外面工作也有点儿盼头呢。

    “ 刘强低头默默地赞同这一观点。

    “手艺人都能出远门吗?大队会发介绍信吗?”

    李峰对此不甚了解,因而提出了这个问题。

    “当然,村头蒯家那人,就是出去做瓦匠,然后赚来工分买集体里的分数,村里会给发介绍信的!”

    当听到刘强的解释后,李峰心中的迷雾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

    对,红星公社那里不就是如此吗?用鸡蛋换取钱财,再拿钱去买分领口粮。

    那么之前的想法或许要改改了,如果卖掉所有肉品、皮货,可能本金就能收回来。

    而且那两只骡子绝对是宝贝。

    “外公,赶车驾车以及搬运物品这样的活您会不会干呢?”

    李峰停顿着筷子询问,目光里充满了疑惑。

    刘茵放下筷子,眼神中满是不解地看着他,心想:这小子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

    同样,刘强也抬头看着他,眼神里全是问号。

    “集体队里的牛车我都能驾驶,搬运工作对我们农人来说没什么难的,不过”

    李峰话未完,有几个读者在评论区提到不觉得为了养那两小猪,跨越千里从安徽赶到北平太不值得。

    或许是没经历过当时的背景,那时农人劳动一天能得到10分工分,每年大约是3600工分。

    10工分通常价值几分到一角钱,各地虽有所差异,大致上都在那个区间。

    所以一个成年男子一年也就赚三四十块钱,养一头幼小的猪长肥可以得到大约一百元的利润,相当于目前年薪十万的人有额外获得三十万机会,这种情况下多数人会愿意去争取这个机遇。

    特此说明,如果仍有疑虑我也是无可奈何,因为我尽力以历史真实情况展现。

    可能是因为考虑到购买车轮、车架子这类东西要花费大量的钱,因此刘强的脸上依然笼罩着一层绝望。

    李峰上前把门口一群垂涎欲滴,两眼发亮的小孩子都赶开,顺手把大门拉上。

    看到这般场景,刘茵和刘强相视而笑,明白此刻的李峰准备谈论一个重要的话题。

    “外公,这趟我去内蒙古,弄到两匹畜生,是一头蒙古马和一头野生驴子交配的后代,变成了骡子。

    “ 李峰回到餐桌旁认真对刘强叙述他的收获。

    一听说李峰居然成功地完成了重大交易,刘茵忽然记起之前的那两百块钱和三十斤粮食票券,她惊讶于这笔交易的价值,连忙拽住李峰的衣袖急切问道:“骡子呢,你为什么没带回来?它们在哪里放?千万别丢了啊!”

    最近,刘茵沉醉于喂养那些小猪,作为来自农村的她,总是热衷于饲养家禽。

    看着它们渐渐长大,她心中充满了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99_99561/227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