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四合院:签到百种技能,暴打众禽 > 第40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然而这些可爱的小猪即将离开,这让李峰忽然带回了两匹驴子。

    每个农村孩子都清楚驴子的实用性,这是无可置疑的。

    他对母亲说:“妈,院子哪有位置再养这些动物呢?贾海杰他爸已经跟我讨论过了,先寄放到战友那吧,没问题的。”

    提起这件事,刘茵立刻愤愤然,如果李峰不是机智,他们前一晚也不会那样狼狈地渡过难关。

    她将昨晚的事详细告诉了刘强,旁边的李峰也在专心聆听。

    贾山河只说了大概,而刘茵的叙述则更加具体详尽。

    听完后,刘强用力地将筷子拍在桌子上!当初来看吊丧时,似乎邻里的印象还行,如今听了刘茵的话才明白,这些邻居隐藏了多少不堪的事情。

    不再顾及那头驴子,他准备去找那个开大会的易中海讨回公道,却被李峰一把拉住。

    “舅父,不用担心,我来处理,他们上班去了,不在家。

    我们的账慢慢清算。”

    “舅舅,你看那些牲口,它们强壮且有力量,出自内蒙高原上的杂交马和野驴,耐力自然了不得,绝对是种优良的选择”

    李峰唾沫横飞地大赞牲口的好处,越夸觉得自己讲的更有道理。

    虽然卖出去每个能有一百块的把握,但如今他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现钱。

    在这个时代,买东西需要用各种票据,而且住房大多是 分配的,只有在某些机会才有可能买私人房产的凭证。

    相比之下,他想采取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计划——购买两套旧车架,再配上一些废旧的车轮轴承。

    轮胎厂那边堆积着一堆等待修复的零件,他从未从中受益,但现在看来这些都有了价值,他自己动手使用几个肯定没问题。

    这样,东西他自己提供,母亲家里出人力。

    一半的盈利既能帮大家走出贫困,又增加自家的收入。

    毕竟,虽然物品禁止私人买卖,却没有禁止租赁。

    别人能租房子,阎埠贵可以租自行车,所以他们就能租赁骡子或牛车。

    刘茵对李峰的描绘越发感到激动,饭也不吃了,立刻拖着他要去看那些牲口是否真如李峰所说那么美妙。

    而李峰早已将驴子放进存储空间中,因为没有草料喂,他没地方带她去参观。

    打断了情绪高涨的她,他抬高下巴示意,希望舅舅考虑好他的提议。

    因为他知道自己还得继续工作,成为那种在市场上自由自在买卖的人,并非他的目标。

    在乡下,做板爷尽管辛苦,但这总比日夜劳作在水库建设或是灌溉渠道上种植粮食来的好得多。

    此刻,刘强正在低头深思,考虑是否跟随李峰的脚步,面对那些需要冒风险付出的食物配额和往返交通券。

    “舅舅,我想了想,最近四九城各机关和工厂都在建设职工宿舍楼,就连我们厂也不例外。

    楼建好了肯定有人入住,城里那么多人呢,总会有人搬进来的!”

    “有哪个单位舍得用汽车替别人搬家,那不等于是揩公家油水,搬家基本都用人拉肩扛的方式完成的嘛。

    “

    看见刘强还有点迟疑,李峰也能理解。

    一生务农,突然要他远离家乡、抛弃父母和妻小到这么远,难免会有顾忌。

    因此,李峰决定加强说服。

    “只要是踏实勤劳,不怕吃苦,能赚到钱最重要,能保证家人吃好。

    咱们的孩子们还得读书。

    在这里干得好,将来还能将您的舅妈孩子都接到这里来。”

    可能李峰说到他心坎上了,再次抬起头时,刘强的眼中已充满坚决。

    他不在乎自己的困苦,唯独担心的是两个孩子的将来,不能重蹈覆辙。

    “姐姐,实话告诉你,我心里想着,家里有大哥和父亲在就能支撑一阵子,那两只役畜我也把大哥的大牛牵到一起来照顾”

    刘强思考了很久,觉得自己能行。

    他是队伍里的老车夫,驴都能饲养,养马恐怕也差不到哪儿去。

    只不过不确定在城市里做车夫能挣到多少。

    看到舅舅的反应,李峰明白他的努力起了作用,但要想成功出售这套房产,还得掌握顾客的实际需求。

    “舅舅,咱们得说清楚,就算是至亲也不能糊涂,今天我妈也在这儿,您不会亏待亲外甥对吧?”

    开玩笑似的说完这话,李峰意识到以后关于钱的事必须谨慎处理。

    舅舅是否靠谱,他还是有所顾虑的。

    “喂,你怎能这般对你舅舅讲话,不懂规矩!舅舅会贪你的小便宜么?”

    听到这话,刘茵显然不满意,她仿佛感受到娘家人在替李峰操心般瞥了一眼。

    提到金钱,刘强显得有些为难。

    毕竟他生平头一回接触这类事,对能否挣钱、能赚多少钱还拿捏不准。

    “姐姐,不说弟弟我说的话对还是不对,毕竟这是李峰提供的机会。

    我只是付出努力罢了,算明白点,免得出岔子。

    “

    面对姐弟俩的对话,刘强严肃认真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让刘茵明白其重要性,也就默然点头默认。

    看着事情已基本谈妥,李峰自己也不是太熟悉情况,干脆全权委托给舅舅,自己做甩手掌柜。

    反正有刘茵坐镇,舅舅不至于糊弄外甥。

    现今农村风气淳朴,他们只是为了找一份生计。

    “舅舅,您可以暂时不回去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咱们不如先到城里走走看看,了解市场行情如何,这样回去也能更好地向舅妈解释不是么?”

    李峰深知舅妈可能会反对舅舅出门,因此他认为最好借助事实说话,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流失肯定不好受。

    想到北京的板爷聚集之地,最可能的地方就是火车站附近,还有那些大型的信托商店和百货大楼周边。

    “还有,跟那些老前辈们打声招呼,问问哪里能搞到给牲口吃的草料和豆饼之类的,不能让骡子饿着肚子到处跑啊!”

    李峰开玩笑般为舅舅理清后续任务。

    刘强看向李峰的眼神有所变化,感受到这位大外甥做事有序,似乎不是随意应付。

    “行,李峰,你文化比我这些种地的人高,吃饭后,咱出去逛逛,看看现在行情咋样。”

    三人在各自心事重重中结束了晚餐,刘茵收拾碗筷,李峰则骑着自行车,载着刘强直奔工人们集中的火车站。

    刘强下车后站在熙攘的火车站旁,想起清晨下车时并未预见到自己的生活会有如此转变,因此对这里的客流并未特别留心。

    再回头看,还真是人头攒动。

    在这个时代,搭乘火车的人都提着大大小小的包裹,多数是为了节省费用而步行至车站等待公交车或是有轨电车。

    当然也有一些财力允许的人,选择了嘀嘀人力黄包车服务。

    李峰把自行车停好,看着刘强走向正在等待接生意的老板们那里。

    这会儿聚集了许多揽活的工人,有人驾驶三轮车,还有拉驴车的。

    刘强眼见人们带着行李,或上车,或把大包小包放进板车上,不由得也心生感触。

    “嗨,朋友,有需要拉货物吗?”

    有经验的老板看见刘强带着刘强前来,以为有大的物件可承运,立刻上来主动攀谈,试图捞一单。

    刘强摆手,从衣兜中取出未拆封的粗壮大铁桥香烟,那是昂贵的三角一分一根!他不舍自己享用,但为了谈成生意,还是慷慨地抽出一根递给对方。

    “我想咨询一下,这里拉一趟行李到南锣鼓巷得多少钱?”

    接过烟的中年男人笑着收下,并审视着烟盒的品牌,这是安徽产的,以前未曾见识过。

    他想着先拿烟尝鲜也不坏,反正不论是否有活计,这枝烟已到手。

    “南锣鼓巷有些远,往返大概得花费三四个小时。

    若您自己装卸,每趟收一块钱;如果需要帮忙,那费用就根据货物重量来了。”

    这工人漫天开价打算试试。

    刘强故作嫌贵的样子摇手婉拒了。

    接着,他尝试询问附近骑着驴车的另一位。

    “我家的价格比他稍高,我的平板车运输相当于两辆三轮的效力。”

    这名车夫倒是不矫揉造作,因为相比于只有两条腿的人,拉车的驴有更大的承载力。

    因此报价普遍要更高,这也类似后世搬运公司,大的车种如3米6甚至4米2的收费标准。

    “你们家喂养的牲口不错嘛,我家的羊都瘦瘦干干的,通常你都是去哪里采购草料呀?”

    刘强边打听价格边摸摸驴脖,在找机会打探哪儿有卖草料的地方。

    “德胜门外有一家专门供应草料的地方,他们的料才真是货真价实。

    瞧我这只驴身强力壮,可是靠着豆饼、麦糠和食盐精心调理的结果!”

    说着话,这位老板仿佛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开始吹嘘他的照料秘方。

    对于他来说,尽管自家生活不算富裕,但是对待牲口就像对待心头肉一样,照料得好是必需的。

    刘强听了这话心里计算,大约步行去南锣鼓巷要一个多小时,一次往返的货物搬运能赚一元左右。

    假如每天能干两趟,即使价格低一些,一天也能收入两块钱。

    这还没算蹬三轮车搬运的,如果用平板车搬运,一趟可能会赚更多。

    婉拒驴车师傅的提议后,刘强返回到李峰身边。

    两人对视,李峰见到了刘强眼中跃动的火焰,对比自己乡下辛勤一天换来的,这相当于人家跑一趟的十倍工作量,怎能不感到兴奋?

    “按他的报价从这里运到你家的南锣鼓巷,每次一块,搬东西另计,看样子还是值得尝试的活计。

    “

    闻言,李峰也开始估算,但他仍决定稍微泼点冷水,防止舅妈过于高估而引发他家与其他人的妒意。

    “并不是天天有活,天气不好就得停工休息。

    若要干这活,请事先说明白。”

    刘强可能因为看到了未来的改变,决心坚定了。

    “如果没什么活,那就帮人搬搬东西,偌大的城市,饿不死人。”

    考虑到便宜招揽业务,他打算争取较低的价钱,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无所事事地等人来找活。

    再找找其他需要运送物品的人,多跑几趟,甚至帮忙搬运东西,哪怕是三七分账,一个月也能赚十几块钱。

    扣除租屋和分摊的开销,每年能积存百多元。

    相比之下,家里做农活挣工分的收益差远了,一天只能赚十来个分值,大概才值一角钱。

    即便如此,辛辛苦苦一整年也只能得到三四十元钱,这些钱大部分都转化成实物粮食,通常是糙粮或廉价的红薯、土豆等。

    这种城乡经济差距令人痛心:勤劳的农民忙活一年,换来的收入仅相当于城市工人一个月薪水。

    还要用这个薪水去养家糊口一年,供一大家子人生活。

    那时农村的孩子之所以早早辍学,不是因为家里不愿意供给学习,而是因为上学昂贵且家庭负担重。

    上学需要花钱,成年后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劳作一天,只能得六七个工分。

    家里人口越多,需要更多劳动以提高生活质量。

    李峰再次骑车带着刘强向北驶去,直奔百货大楼。

    坐在后座的刘强看到沿途黄包车和装货平板车川流不息,首次觉得自己的未来有了希望。

    看着李峰骑行的背影,所有的改变,都源自这位大舅子。

    当他祖父听说能得到小猪仔的消息,立刻就决定养下来。

    当初大舅担心难以养活或会被算作村里的指标,直到现在才知道这一切都有李峰妥善策划。

    而现在提出当车夫的主意,更是有可能提升家庭生活水平!到了热闹繁华的百货大楼前,刘强下了车,眼前这座城市最为鼎盛的商业区令人叹为观止。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和犹如家乡省会上海般高耸的摩天大楼前,这强烈的新鲜感受让他深感触动。

    如果努力有成,也许有朝一日能把孩子们接过来一起生活。

    只要他们的学习成绩好,进入了工厂工作,就像李峰那样,骑着自行车穿梭,衣着干净体面,不必再卑微求助只为口粮问题。

    从车上走下后,正巧遇上几个年轻人抬着一台缝纫机离开,应该是新婚用的设备,新娘则在一旁满面笑容地跟随。

    “师傅,送到通州北运河那要多少钱?”

    一位青年毫不掩饰地向马车夫询价。

    马车夫仔细地看了看缝纫机,显然这类货物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99_99561/2277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