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黑虎97的新书杨家将新传 > 第22章 杨六郎之死(一)
    送别了哥哥杨四郎,打点行装,杨六郎又回到了佳山营寨。

    宋真宗听信谗言,本要治杨六郎擅离职守之罪,因寇准、吕端等相劝,只好作罢。

    宋真宗先后封扬六郎为三关守备,又封为高州团练使等官,领兵均在万人之内。

    辽宋两国化干戈为玉帛,结为兄弟。两国无战事久矣。闲来无事,每多出巡。先后把远在太行山打游击的呼延赞所部召回麾下,又收了占山为王的绿林草冦多部。把杨宗保〈又名杨传永)杨宗勉(又名杨德政)带来前线大营,把一身本领全部传给了他们。

    杨延昭(956—1014),关于他的故事很多。如辽国人知道他勇不可挡,是天上的六郎星下凡,所以称他为杨六郎。至于杨六郎是杨业的大公子还是第六个儿子,有多种说法。本书不是历史书,是小说,虽然是依据正史而写,但也有虚抅的成份。古代的史书,言简意赅吧,篇幅较短。比如《三国志-魏志》近二十万字的篇幅就写完了;而《三国志-蜀志》仅八万字的篇幅就把一个国家的历史(四十多年)全部写清楚了?不可能吧。因为正史篇幅短、少的原因,各种野史出现了,作了补充,充实了历史。但野史难免考证不精,流于传说,错漏较多等缺点,使人产生怀疑,不敢信以为真。

    杨家将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版本较多,故事情节大都引人入胜,真实性则大打折扣。跑题了,说远了。

    却说杨六郎镇守边关二十多年,难得清闲起来。每天仍不忘出操练习,武功不能废,战事也有可能再次发生。虽说辽宋如今交好,谁敢保证几十年后还会和平相处?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天子,政策可能就会改变,昔日的和平局面就有可能会被打破;那时,如果边关废驰,工事倒塌不管,武器缺少更新,粮草准备不足,是要吃大亏的。

    北宋南宋,共存在了三百多年,这在三百年里,抑武重文,文官管着武官,武官长期受到排挤,武备荒废,长期受到来自北方的辽国、西夏、金国的围追堵截,称臣纳贡,屈辱得很。总是担心藩镇割据,称孤道寡,自立为帝嘛。处处不放心那些武将,想方设法打击迁制!

    公元1014年,杨六郎病死在边关,终年五十六岁。死后安葬在今天的河北巩义市孝义镇一个现在已经荒废的机械厂内。历经千年之久,沧海桑田,昔日高大的坟墓

    早已荡然无存了,石人石马也没有了踪影。今天看到的石像都是这些年塑起来的。作为晚生后辈的我,既不是杨家的传人,也非专门搞研究的史家,一个文学爱好者而已。

    开枝散叶,历经上千年的变化,杨家枝繁叶茂,遍地开花。世界各地都有杨家旳后人。据说缅甸果敢,杨家曾经统治几百年。

    杨六郎病死后,儿子杨宗保走上了边关,接过杨家枪,担起了守卫边关的重任。杨家将的故事更加精彩,请让我一一呈现在这虚无缥缈的网络上,共同来感受,共同来评说吧。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74_74015/1070183.html